古希腊罗马哲学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图书出版信息

古希腊罗马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

副标题: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
  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1961-05
  页数:476
  定价:2.00
  装帧:精装32
  丛书: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
  统一书号:2017-66

简介

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希腊罗马的形而上学史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其线索特别的清晰。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是为形而上学作准备的;然后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尤其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得以正式建立;亚里士多德之后直到罗马哲学,形而上学则处于一个衰亡和解体的过程。

发展简史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欧洲希腊与罗马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哲学。它是随着奴隶制社会的确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般将这一时期的哲学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形成时期的哲学。这一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自然哲学问题。最早的唯物主义派别是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为代表的米利都派和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爱非斯派。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火、土、气等物质性东西。赫拉克利特还提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等古代光辉的辩证法思想。最早的唯心主义派别是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派和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受利亚派。前者认为抽象的“数”是世界木原,后者认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最初的哲学家都围绕着世界木原问题展开了讨论。
(2)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城邦奴隶制繁荣时期的哲学。这一时期哲学除继续探讨世界木原问题之外,还注重社会政治、伦理和人的问题的研究。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唯物主义,是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与此同时,智者派将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社会和人的问题,他们大多都带有明显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色彩。柏拉图在前人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派生的。人的认识就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亚里士多德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作为形式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形式就在具体事物之中。但他又认为质料是被动的、形式是主动的;质料的特性是由形式决定的,这就导向了唯心主义。他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其它学科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人。
(3)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城邦奴隶制衰落时期的哲学。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原子唯物主义,认为原子除了具有形状、大小、秩序和状态区别之外,还有重量区别,从而提出了原子偏斜理论,克服德谟克利特否认偶然性存在的局限性。伦理学是这一时期哲学讨论的重点。伊壁鸠鲁派认为幸福就是追求快乐,但反对纵欲。斯多葛派则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主张顺从,反对追求。怀疑主义认为一切都不可信,主张对一切事物都不表态,以免引起烦恼。

世界的本原问题

自然哲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东方伊奥尼亚地方的一些哲学家开始提出世界的本原问题,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他们最早用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的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南部出现了具有另一种思想倾向的哲学学派,他们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数”,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他们提出的非物质性的抽象原则,对以后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影响很大。后来的自然哲学家在承认运动变化的同时,都企图在它们背后找出永恒不变的因素来。恩培多克勒认为是水、火、土、气4种“元素”;阿那克萨哥拉则认为是包含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种子”,万物是由它们以不同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德谟克利特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它们没有性质上的差异,只有形状、排列、状态的不同。万物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这些自然哲学家都是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近代物质结构学说的先导。

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

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说的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被称为智者。他们讨论的中心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智者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为了反对传统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制度和思想,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但他的思想也导致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相对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产生了智者高尔吉亚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智者的思想在政治上虽然起过进步作用,但却是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

庞大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大量著作流传至今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们的体系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是最早的,也是少有的。柏拉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柏拉图在后期的对话篇中对前期的思想作了一些修正,他看到了理念这一普遍的范畴并不是绝对单一的,而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这一看法有较多的辩证法思想。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批评了他的老师。他把理念称为“形式”,把物质称为“质料”,认为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它只在具体事物之中,和质料相互结合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在《范畴篇》中,他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这时候他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的;而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却认为质料只是潜能,形式才是现实,现实先于潜能,形式决定事物的本质。他还认为有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即纯形式存在,这就偏向唯心主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变化的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还是第一个要将哲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学家,分别地研究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天文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他是这些学科最早的建立者,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学者。

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即位后建立了跨越欧、亚、非3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虽然很快就瓦解了,但希腊文化以亚历山大里亚城为中心得到了广泛传播,历史上称为希腊化时期。当时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均迅速发展,为这些科学成就作出哲学总结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他接受并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伊壁鸠鲁指出原子的重量是彼此不同的,因而在运动中能够产生偶然性的倾斜。这样,他就比较正确地解释了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并且猜测到了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不安,哲学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伦理方面,探讨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问题。有三大学派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①伊壁鸠鲁学派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快乐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目的。但他们反对放纵情欲,认为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反对宗教迷信、宿命论和目的论。②斯多阿学派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而生活。他们宣传宗教信仰,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③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认为,对事物不能有任何知识,甚至不能肯定它们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最好对一切保持不肯定的态度,不作任何判断,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论和烦恼。皮浪主张对一切要无动于衷,以求得心灵上的平静。

古罗马哲学

罗马的奴隶制

是希腊奴隶制的继续,古罗马的哲学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卢克莱修和琉善坚持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伊壁鸠鲁的哲学,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完整著作。同时,各种唯心主义哲学盛行。怀疑论和斯多阿主义继续流行,此外,还产生了西塞罗的折衷主义和以斐洛为代表的神秘主义哲学。罗马时期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是以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学派,它实际上是将斯多阿主义、伊壁鸠鲁及怀疑论的学说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主要特点是发挥柏拉图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思想。普罗提诺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神秘的“太一”。它是绝对的、超存在的神,由它流出万物。正是这种神秘主义哲学为当时新兴的基督教提供了理论基础。罗马后期开始产生“教父哲学”,使哲学沦为宗教神学的工具。从此古希腊罗马哲学向中世纪哲学过渡。

历史地位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古希腊哲学是它的幼年时期。以后西方各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都是从古希腊哲学思想中发展起来的。由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发展起来的原子论学说,不但是以后的唯物主义,而且是近代科学的先导;以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辩证法思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古代的系统哲学,虽然大多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包含的理性主义因素,在以后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中,起过重大的作用。同时古代希腊哲学中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如诡辩论、怀疑论、神秘主义、相对主义、折衷主义及各种颓废没落的人生哲学,影响着以后的各种消极思想,直到20世纪,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仍旧是许多学者不断进行研究的课题。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