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词语解析

基本信息
词目:出海
拼音:chū haǐ
基本解释
1. [go to sea]∶船只离开停泊地点驶往海上
电影出海

电影出海

出海捕鲸
2. [be out]∶到海上活动、工作
当他们出海三天之后,天气转晴了
详细解释
1. 驾驶或乘坐船只到海上去。
袁可立《奏用间刘爱塔事疏》:“有容于三月十三日率兵出海援之,其后续报。”冰心《寄小读者》二四:“九日之中,荡小舟不算外,泛大船出海,已有三次。”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自己手里穷,每年春季要向鱼行老板借钱补网,才能出海。”张天民《荒岛》:“他在县里跟县委、县政府、县科委、文教局都没有联系,是自己搭便船出海的。”
2. 福建 地方驱除瘟疫的风俗。
施鸿保闽杂记·山海》:“出海,驱遣瘟疫也。 福州 俗:每年五六月中,各社醵钱,扎竹为船,糊以五色绫纸,内设神座及仪从供具等,皆绫纸为之,工巧相尚,有费数十缗者,雇人舁之,鸣螺挝鼓,肩各庙神像前导至海边焚化……惟 厦门 人别造真船,其中诸物,无一赝者,并不焚化,但浮海中,任其漂没。”

演职人员

导演:亚力桑德罗·阿曼巴 Alejandro Amenábar
主演:贾维尔 巴登 Javier Bardem
贝兰·鲁达 Belén Rueda
罗拉·杜纳斯 Lola Dueñas

影片简介

中文名:
出海
英文名:
The Sea Inside
其它译名:
深海长眠;安乐死之谜
主演:
贾维尔·巴尔登,塞尔索·布加罗
片长:
125分钟
制片地区:
西班牙,法国,意大利
上映日期:
2004年月日2月17日
级别:
PG13

电影剧情

雷蒙·桑佩罗(贾维尔·巴登饰)本是一位英俊健壮、才华横溢的小伙子,但一场事故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本是熟悉水性他在一次跳水中受伤,导致全身瘫痪,在床上一躺就是26年。这26年间,哥嫂、侄儿和老父亲都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但在这26年里,他从来没有停止争取自己死亡的权利。在雷蒙瘫痪后的日子里,有两个女人一直在试图改变他对生活的看法——一位是支持他这个案子的律师朱莉娅(贝伦·鲁达饰),在经过一翻接触后,雷蒙和朱莉娅不可避免地相爱了,虽然朱莉娅已经结婚,他们计划出一本雷蒙年轻时曾创作过的诗集,就算是这样也没有动摇雷蒙求死的决心。另一位对他有影响的是从电视上看见雷蒙后就一直想帮助他的罗莎,罗莎一直在努力,希望雷蒙能够想念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些事值得他继续活下去的,她经常骑着自行车去看望雷蒙。
纵始雷蒙感觉到了她们的爱,但仍然谁与没有最终改变他的观点,朱莉娅身患绝症,去雷蒙失去了联络,雷蒙说服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服了一定剂量的药物,完成他所追求的梦想——死亡。

影片背景

《出海》赞美了生活的神奇和美丽,也表现了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自然的强烈本能愿望,那种扭曲的诙谐令人动容。
《出海》是导演亚利桑德罗·阿曼巴自三年前的惊世之作《小岛惊魂》之后的首部作品,这位喜欢用慢工出细活方式拍片的导演此次大胆触碰安乐死这一禁区题材,经过三年的磨励,他选择了以西班牙人雷蒙·桑佩罗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拍摄了这部《出海》。
尽管安乐死这一话题一直颇有争议,但是影片《出海》并没有触及司法和伦理道德的争论,也没有陷入说教的俗套,强加给观众任何结论,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将雷蒙的故事娓娓道来,对于这样一部影片,只要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就足够了。
在9月份举行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出海》获得评委会大奖银狮奖和最佳男演员奖,搞定了一贯墨守成规、注重内容大于形式的威尼斯电影节后,在刚刚出炉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上,《出海》又将角逐200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相信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获奖情况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最佳男主角奖
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
第62届金球奖 最佳外语片奖
戈雅奖(2005) 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奖、男女最佳新人、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化妆以及最佳音乐奖等14个奖项
第77届奥斯卡奖 最佳外语片奖

相关电影

西班牙选送《深海长眠》(又名《安乐死之谜》)征战。在刚结束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深海长眠》获得评委会大奖(银狮奖)和最佳男演员奖。《深海长眠》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纪实影片,电影讲述一位西班牙人致力于支持安乐死的斗争。自9月3日公映以来,该片在西班牙的票房累计高达1440万美元。这样一来,曾以《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2003年虽然推出了反响颇佳的新片《不良教育》,便失去资格,这也是继2002年的《对她说》后阿莫多瓦在参赛资格上的再度落选。
关于“安乐死”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词源于希腊文,由“美好”和“死亡”两个词组成,解释为“好的死亡”,指让患者无痛苦的去世。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有人开始要求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并由此引发了安乐死应否合法化的大论战。从30年代到50年代,尽管英国、美国、瑞典等一些国家有人发起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或向国会提出允许安乐死的议案。但是,由于对安乐死问题的认识不清,并且担心被人利用而导致“合法杀人”,社会上绝大部分民众反对安乐死
二战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赞成安乐死的观点开始呈上升趋势,有关安乐死的民间运动和立法运动也日益增多。1967年美国建立了安乐死教育学会。1969年英国国会辩论安乐死立法法案。1976年日本举行了“国际安乐死的讨论会”,宣称要尊重人“有尊严的死去”的权利。1993年2月,荷兰通过了一项关于“没有希望治愈的病人有权要求结束自己生命”的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的国家。其后两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也通过了类似的法案。2002年4月,比利时议会通过的安乐死法,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以法律形式准许实行安乐死的国家。
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进入90年代,美、法两国支持安乐死的比率分别为90%和85%。荷兰立下患致命疾病时授权医生实施安乐死遗嘱的已有10万人。而日本、瑞士等国家支持安乐死合法化的人也与日俱增。2000年10月26日,瑞士苏黎世市政府通过决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允许为养老院中选择以“安乐死”方式自行结束生命的老人提供协助。2000年11月30日,阿姆斯特丹市含笑而去的迪莉亚是荷兰合法安乐死第一人。母亲迪莉亚的去世,尽管让孩子们心痛不已,但多少令他们感到宽慰的是,母亲在临终前终于得以实现她自己的梦想——被实施安乐死,从而减轻了病痛之中的母亲的许多痛苦。

导演简介

那样一个在病榻上卧了近三十年的病人,为什么雷蒙的脸上总挂着笑容?“当你不能再逃避、生活要依靠其他人的帮助时,你必须学会笑着哭。”雷蒙如是说。
亚利桑德罗是编导于一身的全才,他曾自编自导了《灵异和六感》,这次他依然和曾经合作过《香草的天空》的编剧马刁合作,经过多次的磨合,两人间的默契已经无懈可击。主演贾维尔以精湛演技著称,他曾在2000年以《夜幕低垂》荣登威尼斯影帝宝座。让所有成年人接受本片是在当初筹拍时的目标,为此编剧马刁选用风笛新秀卡洛斯·努涅兹的清新竹笛作背景音乐,不仅有诗歌一样美的意境,更有深远的意义。
亚利桑德罗用讲故事这种最有效简单的方法拍故事,坚决抵惑住电影市场上压根就不需要的视觉效果来填补真实生活的空洞。《出海》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演技当然是贾维尔在戏中一直无法移动的命运,他的一切不来自于肢体语言的表达,单纯的面部表情足以,俯瞰整部影片的情节,内在故事的力量才是最提神的好茶叶,就算不用蒸馏水,也是一杯好茶。
这是一部赚人眼泪的电影,但决不会只沉浸在悲哀中,影睛中有许多场戏都巧妙的动用了幽默元素,情节先后顺序的巧妙安排更是一绝。这是一部讲述生活与生命的电影,决非死亡。所有决定都取决于你自己,无论那是因为自己造成,还是生命中注定难逃的劫数,但隐藏在内心深处谎言背后的面具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是美丽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