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佳欣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个人履历

中文名:傅佳欣
出生日期: 1957年11月18日
职业: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国籍:中国
出生地:吉林省农安县
研究方向:高句丽、渤海考古

生平简介

1978年3月——1982年1月,傅佳欣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
专业。
1982年自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集安县博物馆工作,从此致力于高句丽考古学文化研究。1988年,他被调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后,又将渤海考古学文化纳入研究范畴。
1996年,傅佳欣作为国家文物局派遣的“小岛康誉奖学金”获得者,赴日本京都研修、讲学一年。回国后他将在日期间收集的大量科研资料无偿捐献给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料室。这些资料为我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的编写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1999年至2005年,傅佳欣作为领队,主持吉林省文物考古考古所承担的三峡考古A级项目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遗址的发掘工作。该项目曾两度入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一次被评为重庆库区考古十大发现。2001年,因其突出的表现,傅佳欣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先进个人。
2002年春,傅佳欣作为主要撰稿人参与完成了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遗文本的编写工作。2003年春,傅佳欣作为主编完成了《集安高句丽王陵》考古报告的编写与出版工作。2004年,由于他在申遗工作中业绩突出,被吉林省政府授予二等功;《集安高句丽王陵》获全国首届十佳文博图书奖。
2003年秋,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作为渤海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规划编制的负责人,向中央提交了渤海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相关报告。同年,他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高句丽、渤海考古专

家。
2005年,傅佳欣被聘任为国家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文物保护科研课题的专家组成员。
傅佳欣从事文物工作25年,淡薄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刻苦钻研业务,由其主持的20余项省内外考古发掘工作均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2007年至今,特聘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化遗产研究、东北考古等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
2009年,作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吉林省白城、松原地区专家组组长,傅佳欣对辽代春捺钵遗址群的发现做出重大贡献。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