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仪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信息

余文仪(1687~约1782)
仕宦40余年,行事方正,杜绝私谒,于刑名尤所慎重。在刑部,总办秋审各省谳牍,必虚心研究,遇有不当,辄立争,多得平反。出为郡守,常复审他郡疑案。又奉命至浙江审办三案,以浙人而办浙案,朝廷不以为嫌。因郡邑举人上京师会试无会馆,修建浙江绍兴乡祠于京邸骡马市。归里后,杜门不出,不预外事,自奉甚薄,与兄白首无间言。所著有《嘉树堂集》。

书法成就

余文仪是一位名臣,鲜为人知;是一位书法家,却见过他的作品的人不多。让我们目睹他在《四书心印》中的题跋:“《四子》一书,昭垂万古,自紫阳朱子审定集注,卓乎不磨矣。后之人覃思毕虑,采撷掇拾,要亦各随所得。然源远而末益分,此博学详说,重赖有功于圣籍者也。闽中黄君惕三,绩学淹贯,早掇巍科,丁巳与予为齐年友。乃以名进士出宰江右山左间,举能本经术为吏治。尝自谓苦心集,解历有年,所其荟萃诸儒先粹语,必反复精研,不留余蕴,乃大快于心,亦可谓勤于甄。综其所得力之效业,有明征已。予奉恩命抚闽,值黄君已赋,遂初将以所编付及欹劂氏,属予序之。予循览数四,见夫摭采博而择之精,考据详而执其要。诚哉!有大醇而无小疵也。是书梓成,将见海内,掺(或操)觚之士,宗为圭臬,开卷了然,洵为有功圣籍。嘉惠来学,上副天子,右文郅治,岂徒不胫而走云?乾隆壬辰秋九月古越年眷弟余文仪题。”
他的字圆转遒丽,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笔圆架方,流动带行。题跋321个字,写得非常完整,是至今发现的唯一手迹。时隔二、三百年能见到其书法作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这对于研究欣赏余文仪书法作品很有参考价值。
据《四书心印》收藏者介绍,此书的扉页还盖上了原藏书者的收藏印章,红色的藏书章共两印,一圆一方鲜艳精致。翻开书前内封面镌雕牌记,内页记载:乾隆癸巳年新刊,傅其山堂内编,四书心印,翻刻必究。藏书家韦力先生在<古玩品鉴要-古籍善本>一书中指出:"古人刻书,特别是私宅坊肆刻书,常在书内封面镌雕牌记。这种牌记类似现代书籍的版权页,将书名、著者、批点评论者、刊版年月、雕版的斋堂室名等,一一注出。这种牌记只要是真实的,通常都是鉴定版本的直接证据。"不言而喻,余文仪在《四书心印》所作的题跋是完全可信的。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