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艳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简介

任红艳,男,1979年生,湖南岳阳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主要经历

教育经历

1998.09-2002.07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2.09-2005.07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5.09-2008.07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07-2010.0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科研情况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地理信息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遥感、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Ren, H.Y., Zhuang, D.F., Singh, A.N., Pan, J.J., Qiu, D.S., Shi, R.H., 2009. Estimation of As and Cu contamin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around a mining area by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 case study. Pedosphere 19 (6): 719-726.
2. Ren, H.Y., Zhuang, D.F., Pan, J.J., Shi, X.Z., Wang, H.J., 2008.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to monitor vegetation stress. J Soils Sediments 8 (5), 323-326.
3. 任红艳,庄大方,潘剑君等。 2010. 重金属污染水稻的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0 (2):
4. 任红艳,庄大方,潘剑君等。 2009. 矿区农田土壤砷污染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9 (01): 114-118.
5. 任红艳,庄大方,潘剑君等。2009. 磷营养胁迫对冬小麦冠层光谱的影响。 土壤通报, 39 (6): 1326-1330.
6. 任红艳,庄大方,潘剑君。 2008. 水稻铅污染的高光谱遥感监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10 (3): 314-319.
7. 任红艳,潘剑君,张佳宝。 2005. 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小麦冠层光谱特征及产量分析。 土壤通报,36 (1): 26-29.
8. 任红艳,潘剑君。 2005.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铅污染监测应用研究。 遥感信息。 3: 34-38.
9. 任红艳,潘剑君,张佳宝。 2005. 不同磷肥水平的小麦冠层多光谱特征。 土壤。 37 (4): 405-409.
10. 刘柳松、任红艳、史学正等。 2009. 秸秆覆盖对干态和湿态土壤产沙过程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