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藤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药用价值

【药 名】:五香藤
【拼 音】:WUXIANGTENG
【异 名】:蛇毒药、拔毒散、铁骨散、小红袍、岩青叶(《云南中草药》),黄龙藤、通气香、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木兰科植物中间近缘五味子的全株。
【功 效】: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 治】:治流感,毒蛇、狂犬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痈肿疮毒。
【性味归经】:①《云南中草药》:“涩微苦,寒。”②《云南中草药选》:“根及藤:甘辛,平;叶:淡,平。”入肺、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别 名】:蛇毒药、拨毒散、铁骨散、小红袍、岩青叶(《云南中草药》)、黄龙藤、通气香、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根、茎藤切片,晒干;叶晒干或鲜用。
【拉丁名】:原植物中间近缘五味子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 Var. intermedia A. Smith
【考 证】:出自《云南中草药》。

植物形态

中间近缘五味子
常绿攀援灌木。主根粗壮,圆柱形。叶互生,亚革质,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近全缘或具疏细锯齿。花单性,腋生,1~2朵,苞叶狭三角形,长宽各约1毫米;花被片最外3~5片,小,三角形至近肾形,具缘毛,内5片紫红色,椭圆至卵圆形;雄蕊近球形。浆果,成热时鲜红色。花期夏季。
生于向阳石缝或山坡灌丛中。分布云南。
本植物的茎藤煎汁可熬制鸡血藤膏,另详专条。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治流感,毒蛇、狂犬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痈肿疮毒。
①《云南中草药》:"根:清热解毒,消肿上痛。预防流脑,流感,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外伤出血,骨折。"
②《云南中草药选》:"根及藤:舒筋活血,消肿止痛;叶:止血散瘀。"

选方

①治毒蛇咬伤,咬伤,疮毒:五香藤叶适量,捣烂外敷。
②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凋,脉管炎:五香藤根及茎四至六钱。煎服,或配方泡酒服。
③治外伤出血:五香藤根皮或叶磨粉撒于伤口处。(选方出《云南中草药选》)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