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说法来源

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曹操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个人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将其合称为五子良将,但子只是一个量词,“五子”意思就是说“这五个人”。

人物简介

张辽

张辽字文远,本姓聂。原属丁原、吕布,后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讨,智勇双全,是国家重要宿将,于后世颇负威名。
主要战功有征天山攻讨陈兰、梅成;北征乌丸斩杀蹋顿单于(白狼山之战);镇守合肥抵御孙权,并曾以寡溃众,大败孙吴大军。合肥之战後,就算张辽身染重病之时,仍能以威名吓阻孙权进军,“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乐进

乐进字文谦。曹操军中宿将。多年来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
主要战功有参与官渡之战,以及于乌巢奇袭时斩杀淳于琼;攻讨袁氏、刘备、关羽等;后与张辽、李典合作,驻守合肥。乐进在曹操军中是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

于禁

于禁字文则。曹操军中宿将,原属鲍信,后投曹操麾下。与乐进相似,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决。性格刚毅严谨,肃穆好杀,于军中有威名。
主要战功有参与吕布、袁术、张绣等讨伐战,官渡之战攻讨袁氏等战绩;可惜后来因汉水暴涨导致救援樊城失败而被关羽所擒;关羽败后又被孙权势力所执,两度作为俘虏。回到曹魏后不久,受到曹丕壁画讽刺,遂不堪羞辱而死。

张郃

张郃字儁乂。属韩馥,馥败,先从韩馥,后投袁袁绍,官渡之战投曹操麾下。为人识变数,擅于料敌,以巧变著称;被曹操比喻为韩信,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所惮。
主要战功有参与西北地区的马超、韩遂征伐、汉中攻防等战事、白狼山之战、曹丕时期江陵之战、以及于街亭之战中取得大胜利、二拒诸葛亮。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奉司马懿之命追击退却的蜀汉军队,在木门道遭到诸葛亮所研制的“诸葛连弩”所射杀中伏而死。死后曹魏重臣陈群曾感叹张郃作为“良将”,是“国之所依”。

徐晃

徐晃字公明。原属杨奉,后投曹操麾下。治军军纪严明,为人清廉自守。
投曹以来参与许多战事,于延津率兵击破文丑部队,文丑死于乱军之中,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征蹋顿白狼山之战)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直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