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笔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发展历史

所谓中油笔,顾名思义是中性圆珠笔和油性圆珠笔的“中和”产物,它的油墨粘度接近中性笔,所以保持了 中性笔的书写流畅特性,并且写后速干,无沾手顾虑,但 排除了中性圆珠笔写起来易断墨及可能逆流的缺点,又避 免了油性圆珠笔由于油墨过粘而不够流畅的弊病,因此它 比中性圆珠笔和油性圆珠笔写起来更流利、更轻松,色彩 更艳、浓度更深,并且不需添加硅油,不会逆流,落墨少, 书写长度比中性笔长。中油笔一年不盖帽仍可书写。 1938年,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格·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发明了第一支实用的圆珠笔。它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墨。英国政府后来许可他们为英国空军飞行员制作圆珠笔。因为圆珠笔在高空不会漏油,而自来水笔会漏墨水。1945年,芝加哥商人米尔顿·雷诺兹对比罗的发明进行重新设计,并把它引入美国。圆珠笔刚推向市场之初,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原子弹在美国制造成功! 为了耸人听闻、招揽顾客,雷诺兹别出心裁地将这种全新概念的笔与原子弹相提并论,并雅称为“原子笔”。还声称,他的原子笔可以在水下写字,还可以在寒冷的北极使用,不仅携带方便,且不用灌墨水而可以长期书写。 圆珠笔中的墨水最初是油性的,由于油性墨水(即油墨)虽润滑,但是会漏墨,欠流畅,且书写字迹易氧化,不宜存档等弊病。
在1984年, 日本樱花公司率先推出中性墨水笔,它是圆珠笔和水性笔的中间产品,用的是中性墨水(gel-ink),俗称“中性笔”。随着近二十年来中性笔在全球市场上的量产,中性笔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书写者经常会发现,一支全新的中性笔刚写了1/3,水就不出来了,也有的油墨从后面逆流出来。由此造成的大规模退货以致酿成企业亏本、破产的事件时有可闻。

不同种类笔的辨别

除去铅笔以及蜡笔,根据笔所用油墨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水性笔、中油笔和油性笔。
水性笔
水性笔使用油墨为纯水性,纸对其的吸收性强。水性笔一般使用在吸收面上,即使涂在非吸收面上,也可以擦去,书写在纸上一般没有背痕。优点是书写手感与书写质量好,缺点是墨水粘度小,书写长度小,即同样出墨量下能写出的字较少。水性笔较油性笔无味,笔尖不易干燥,其笔迹耐光但不耐水,遇到水会渲染开来,不慎摔过就很容易断水。水性笔包括:钢笔、普通水笔、中性笔、宝珠笔、走珠笔、签字笔、荧光笔、白板笔、水彩笔。
油性笔
油性笔使用油墨为油性,难溶于水,不易褪色和化开,油性笔可在吸收面和非吸收面上书写,且不易被擦去,在白纸上书写,背面上有明显的背痕,常常用在需要标记的场合。优点是墨水粘度大,书写长度大,即同样出墨量下能写出更多字;缺点是书写手感与书写质量不佳。油性笔包括:圆珠笔、记号笔、油漆笔、啫喱笔。
中油笔
中油笔所用油墨性质介于水性笔和油性笔之间,保存时间较水性笔更长,遇水也不容易化开,但性质不如油性笔那么稳定。当书写一些需要保存的文档时,常用到中油笔。
注:吸收面与非吸收面
吸收面通常指涂在其表面的液体能渗入其基质中,如纸张、布匹、丝绸、木头等。 非吸收面指涂在其表面的液体无法渗入其基质中,如塑料、玻璃、金属、油漆面等。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