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坚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1984年获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硕士。现任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生物入侵与安全教研室主任。中国植保学会植病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中国科协植物病害流行专业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害流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编辑委员会专业委员、安徽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安徽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和主审员。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主讲课程

  1. 授课:
(1)本科: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流行学、蔬菜病害防治、植物病理学论坛,植物保护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农业植物病理学生产实习。
(2)研究生:宏观植物病理学、植保系统工程、高级植物病理学。
2.教研项目:
(1)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省级示范实训(实验)中心建设;
(2)植保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3)《农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
(4)《普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
(5)植保本科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建设;
(6)普通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实验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7)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系统研究;

教学成果

(1)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05074-2);
(2)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05-07-2);
(3)《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2001年),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系统研究(2005-51-1);
(4)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流行学,园艺植物病理学;
(5)国家精品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

主要科研领域与项目

主要科研领域

1. 农作物病害流行及预测;
2.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主要科研项目

  • 主持(参与)纵向课题情况:
1.小麦白粉病菌和赤霉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时空动态,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3-15;
2.桑黄生物学特性及多糖提取研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9B0805;
3. 安徽水稻、小麦重大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6-20;
4. 水稻、棉花主要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及数据信息化体系研究,省科技攻关01013011;
5. 植物土传病害生成特点和生成规律的研究,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
6.水稻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国家科技攻关2005;
7.玉米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关健技术研究与示范,, 省“十一五”攻关项目;
8. 草莓镶脉病毒(SVBV)的快速鉴定及其致病机制研究,省教育厅KJ2008A133;
9.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子专题(2006BAD08A04-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10. 小麦主要病害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和控灾技术研究,省九.五1、、2期攻关项目、省科技厅;
11. 淮北地区稻麦两熟节本、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省攻关项目、省科技厅;
12. 水稻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国家科技攻关2005;
13.水稻安全生产技术示范,省财政厅2009。
  • 主持横向课题情况:
1.安徽省农作物抗病性鉴定专项;
2.小麦品系赤霉病抗病;
3.安徽省小麦病害调查;
4.植保技术培训(省财农[2008]1089)。

主要科研成果与论著

主要科研成果

1.鉴定成果
(1)植物土传病害生成特点和生成规律的研究;
(2)水稻病害流行学的研究;
(3)水稻、棉花主要病害可持续控制及数据信息化技术体系研究;
2.获奖成果:
(1)小麦主要病害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和控灾技术研究,省科技3等(2005-3-R1);
(2)淮北地区稻麦两熟节本、高产、高效、优质配套技术研究(2000年),科技进步4等(99-4-002-4);
3.专利:
一种含丙环唑和毒死蜱的热雾剂及制备方法(申请或专利号)。

代表性论文论著

1.安徽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中国农学通报2007(4);
2.草莓灰霉病菌对速克灵的抗性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7,(5);
3.安徽省水稻病虫害信息管理系统, 农业网络信息2008/01,63-64;
4.水稻恶苗病菌对使百克、多菌灵的抗性遗传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1, 63-64;
5.球孢白僵菌油剂贮存期的影响因子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4,74-476;
6.小麦纹枯病产量损失估计研究, 植物保护 2006/03;
7.球孢白僵菌营养需求及培养条件研究,中国农业通报2006.22(5)365-368;
8.球孢白僵菌营养需求及培养条件研究, 中国农业通报2006/05 365-368;
9.安徽省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中国农业通报2006/09, 371-373;
10.安徽省油菜菌核病菌对菌核净的抗药性测定,农药2006/08;
11.环境因子对作物根围线虫种类及数量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6/06 1144-1145;
12.上海地区土壤线虫类型与西瓜枯萎病的关系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10;
13.合肥市草坪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草业科学2006/05 100-103;
14.安徽不同稻区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安徽农业通报2008.14(19)186-187;
15.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安徽农业通报2008.14(21)177-178;
16.安徽省水稻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安徽农业通报2007,13(20)95-96;
17.稻瘟病为害损失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2002.26卷(1)60-64;
18.影响水稻稻瘟病病菌侵染过程的生态因子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2.13(6)698-700;
19.利用MAXENT预测玉米霜霉病在申中国的适生区,植物保护2009.35(2)32-3;
20..安徽省水稻病虫害信息管理系统,农业网络信息2008/01,63-64;
21.安徽省小麦主要病害预测及管理系统研究,中国农业通报2005(10)373-377;
22.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叶片过程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1)16-19;
23.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的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2)139-142;
24.水稻恶苗病菌对不同抗性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29-30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