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河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池河在定远县的东部自南向北曲折流淌,是县内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池河两岸地势低平,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定远县农业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水稻的栽植量最大,是定远县境内最大的水稻主产区;由于池河清澈的河水为两岸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灌溉保障, 沿池河两岸每到金秋时节,便形成了一道黄灿灿的丰收带,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盘旋在定远县域的腰间。
池河

池河

池河水注入女山湖,女山湖又连通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每年夏季,如暴雨连绵,池河之水就会汹涌奔腾汇入女山湖;此时湖中喜爱逆水的鱼儿(尤其是鲤鱼),就纷纷上溯。一时间宽阔的河道内水族兴盛,各种鱼儿在河中欢腾跳跃。

流域范围

池河东靠岱山和皇甫山(或称张八岭),南界江淮分水岭,西以岗丘与瓦埠河、窑河流域接壤。流域面积5015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区占66.6%,山区占29.8%,湖泊占3.6%;源出定远县西北大金山(峰顶高程332米)东麓,流经定远、嘉山两县,于苏皖交界的洪山头注入淮河,全长245公里,平均比降0.23‰。

入淮口

古池水的入淮口在今钱咀南,名池河口。那时淮河河床深阔,潘村湖一带地势低洼,池水出池河口以后,向北、向东可经小柳巷和太平沟口入淮。受黄泛淤积与洪泽湖抬高水位的影响,池河口泄水受阻,池河顺女山湖向东于旧县汇七里湖一并北出入淮。今池河自旧县续东流,经赵公滩南,出马过咀于洪山头入淮。

主要源头

主源陈集河从上寺起南流,经西三十里店东、南杨集,至耿巷集,前入双河水库,出库后经三官庙,至北豆岗南,右纳西源和西南源来水(西源出长丰县,西南源出肥东县),三源的汇口处有江巷水库土坝(未竣工停建),大坝以下始称池河。至定远、肥东两县交界的马夏,纳南边两小支;基本折东北流,经江巷、余陈集,至小岗上东,右纳一小支;至河西张左纳蔡桥河、马桥河;经大桥集至桥头徐,左纳一小支;经石角桥至小赵西,左纳南店河;至古胡家南,右纳永宁河;于古胡家北,左纳桑涧河;又经仁和集至沙坝,右纳七里河;经池河闸至金山王,左纳青春河。金山王以下,经双河集至涧湾陈一段,右纳耿家河、双河;至大淤家,左纳黄桥河;经三和集至梅家市,左纳两小支;经马岗过山浒枢纽,至张家湾,右纳南沙河。张家湾以下河道开始扩宽,至嘉山明光镇,穿过津浦铁路桥及104国道公路桥,于抹山注入女山湖。湖区狭长,约24公里,平均宽约4公里,沿王巷、查家渡、后周郢、东李家至老咀子南;老咀子南与杨咀北间,湖区缩窄,向东南至旧县(今女山湖镇)女山湖枢纽,长约15公里,宽2公里。湖底高程10.5~11.5米,蓄水位14.5米,相应容积2.82亿立方米,水面积107平方公里。池河流经女山湖,于嘉山县女山镇(原名旧县)过女山湖水利枢纽后,纳七里湖来水,沿七里湖北缘经范郢,于洪山头注入淮河。

水文特征

江巷以上主源陈集河,长64公里,河道流经浅山、丘陵,比降为1/600~1/1500,河底宽2~5米;江巷至池河镇,长102公里,河底高程32.0~16.0米,河岸高程39.0~22.0米,河深7.0~8.0米,河底宽26~65米,比降1/650;池河镇至明光,长29公里,河底高程16.0~11.2米,河岸高程22.0~15.0米,河深8.0~4.0米,河底宽65~76米,比降1/5000;明光以下河底宽60~80米,比降1/7000。石角桥站控制来水面积1830平方公里,平槽泄量为400立方米每秒,以1954年7月6日1360立方米每秒为最大,最枯时河道断流;明光站控制来水面积3470平方公里,平槽泄量为300立方米每秒,以1954年7月7日2610立方米每秒为最大,以1956年8月2日-51.7立方米每秒为最小。石角桥站水位,以1954年7月6日31.22米为最高,1966年8月31日河干;明光站以1980年洪水位18.30米为最高(相应最大流量为1460立方米每秒),1954年7月7日洪水位为17.78米(相应最大流量为2610立方米每秒),1966年8月7日河干。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