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长凫短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词目:鹤长凫短
拼音: hè cháng fú duǎn
解释: 比喻事物各有特点。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释义

典源

《庄子集释》卷四上〈外篇·骈拇〉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
唐·成玄英疏:「凫,小鸭也。鹤,鸧之类也。胫,脚也。自然之理,亭毒众形,虽复脩短不同,而形体各足称事,咸得逍遥。而惑者方欲截鹤之长续凫之短以为齐,深乖造化,违失本性,所以忧悲。」

译文

那所谓的至理正道,就是不违反事物各得其所而又顺应自然的真情。所以说合在一块的不算是并生,而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余,长的不算是有余,短的不算是不足。因此,野鸭的小腿虽然很短,续长一截就有忧患;鹤的小腿虽然很长,截去一段就会痛苦。事物原本就很长是不可以随意截短的,事物原本就很短也是不可以随意续长的,这样各种事物也就没有必要去排除忧患了。噫!仁义恐怕不是人所固有的真情吧?那些倡导仁义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担忧呢?

释义

凫,野鸭;胫,脚也。野鸭的小腿很短,鹤的小腿很长。后遂以“鹤长凫短”比喻事物各有特点。亦作“ 鹤长凫短 ”。

用典示例

周紫芝《渔家傲》词:“遇坎乘流随分了,鸡虫得失能多少,儿辈雌黄堪一笑。堪一笑,鹤长凫短从他道。”
元 吕止庵 《集贤宾·叹世》套曲:“鹤长凫短不能齐,到头来不知谁是谁。”
金 元好问 《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