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乔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个人介绍

金乔觉(地藏)

金乔觉(地藏)

金乔觉,又名释地藏,俗称金地藏。为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

个人经历

据说,金乔觉早年曾经来大唐留学,汉学修养颇深,其诗作被收入《全唐诗》。此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自诲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于是回国后,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金乔觉24岁时,带着神犬谛听,西渡来华, 初抵江南,卸舟登陆,几经辗转,卓锡九华。位于九华山麓的“九华行祠”为其初上山的栖身之处。九华山上的金仙洞、地藏泉、神光岭,都留下他的足印。
地藏菩萨信仰在印度出现较晚,虽然留有痕迹,但总体来说并不为印度原始佛教界所重视。也并不在印度的四大菩萨,观音弥勒文殊,普贤之列。其地位和作用在僧侣心目中微乎其微。这种状况直到印度佛教泯灭也没有改变。与此相反,地藏菩萨及其信仰传入中国后,不仅获得重生,并且成为中国大乘佛教推崇的四大菩萨之一。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一位叫金乔觉的新罗僧人。
公元719年,九华山下走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行脚僧。他举目眺望,发现这里峰峦挺拔,连绵百里。云雾缭绕,四季清凉,是个修行的好场所。于是决定留驻九华山修行。九华山当地的一位隐士费冠卿在他的《九华山化城寺记》中详细记录了这位行脚僧来到九华山的故事。
金乔觉(地藏)

金乔觉(地藏)

“新罗僧人金乔觉,法号地藏,是新罗国的王子。样貌奇特,身长七尺,力大无穷,24岁落发出家,航海来到中国求法。”此时的中国正值盛唐,佛教大规模的经典翻译基本结束,大小乘理论均扎根中土,佛教的发展处于繁盛时期,长安城内寺院林立,社会风尚礼僧敬佛,重视国际性的商贸文化交流。不仅向佛教的发源地派遣留学僧,延请印度高僧来华讲经布道,还向朝鲜三国,日本等国传播佛教。吸引了众多的异国僧伽来华修行求法。金乔觉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此时的唐朝佛事兴盛,但九华山尚处在原始状态,荆棘遍布。东崖禅寺,是现在九华山的四大丛林之一,旁边这块被称为东崖的巨石,传说就是当年金乔觉初到九华山的依止之处。他每天爬上这块巨大而平坦的岩石,坐禅诵经,息止妄念。当时九华山上有一个老员外叫闵公,布斋好善,经常供僧,但是每次还是无法供到100个僧。有次供斋刚刚开始,
金乔觉僧人来了,刚好够100个。但是金乔觉说我不是来化斋,我是来化山头的,我要盖庙,我需要一个地方。闵公问你要多大地方呢?他说我要一个袈裟之地。传说金乔觉将袈裟向空中一撒,化作一团红云,将九华山的99个山头都覆盖了。闵公见金乔觉佛法无边,便把整个九华山都献给了他,并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为地藏的侍者。现在所见的地藏菩萨像,两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闵公父子。
唐朝至德初年,青阳县乡绅贤达诸葛节等人,上九华山赏秋,他们走过东崖石室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僧正在石室闭目跌坐,身旁支着一个断足的鼎,里面是夹杂着少量米食的白土。这个老僧就是已经在九华山修行了36年的金乔觉。诸葛节等人看见这番场景,投地号泣,说,和尚在如此苦行,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号集众人乡亲为金乔觉新建禅居——化城寺。金乔觉入住化城寺后,开始收徒纳众,广施教化,寺名远播,成为九华山开山祖寺。
金乔觉(地藏)

金乔觉(地藏)

寺院建成后,各方来参学者甚众,新罗国也有不少人来亲近供养。九华山高且深,寺众增多,生活即发生问题,煮饭还要渗拌白土(此土色白而细腻,俗称观音土),其清苦可想而知,故当时称之为“枯槁众”。寺中大众只是一心为求佛法,而完全放弃了物质享受的要求。地藏比丘及大众在九华山的影响甚大,后来新罗国王得悉,即派人送粮食供养。金乔觉大师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金大师99岁,忽召众徒告别,趺跏圆寂。相传其时“山鸣石陨,扣钏嘶嘎,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根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语: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相并称的地藏王菩萨应化道场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