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评剧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渊源

汉族戏曲之一,西路评剧大约形成于清光绪初年。当时,正是京剧和河北梆子在京津地区红红火火的时期。闯江湖的京剧、河北梆子和唱莲花落的艺人,在京津地区演出十分活跃。受其影响,渐渐北运河畔的一些农村,农民为了自娱自乐,也组织起了唱“莲花落”的班社。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莲花落艺人将演唱的剧目,进行了“拆出”,也就是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使莲花落完成了从曲艺形式到戏曲形式的变革,成了“蹦蹦戏”。为区别于唐山的蹦蹦戏,人们称其为北京蹦蹦戏、京东落子、西路评剧。初期,西路评剧的演员和班社主要活动在京津地区的通州、武清、蓟县、香河、宝坻一带农村。后来,在农闲时节,他们也到集市、庙会上卖艺。。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金叶子、王殿佐等人,进入北京,拜著名北京莲花落艺人赵新桓为师。赵新桓(因其演出时在头上戴一抓髻,人称“抓髻赵”)是领取清朝钱粮的汉军旗人,唱莲花落是“玩票”,不为挣钱,就是喜欢,在京城演艺圈里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与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一同进宫为慈禧太后同台演出过。有了赵新桓的支持,从北运河畔走进京城的农民艺人,开始在东安市场的小吉祥戏园演出。他们演出的《小姑贤》、《杨二舍化缘》、《顶锅》、《打狗劝夫》等剧目,带有浓郁的北运河乡土气息,内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动活泼,很受市民大众的欢迎。西路评剧在京城站住了脚,相继又有多个班社从北运河畔的农村,进入北京,在天桥、后海和月坛等地专门开辟的“落子馆”演出,十分火爆。连有些河北梆子的演员,都加入了他们的班社,改行唱了蹦蹦戏。
1911年,挑帘红、郭启荣、赵满堂一行十多人,应邀一路南下,到江浙和上海演出,把这种北方的乡土艺术传播到了南方。回京时,又转道在山东济南府演出了一阵子,名利双收,很是风光。在郭沫若、老舍和刘绍棠等作家的文章中,都曾提到过看蹦蹦戏的情景。直至20世纪30年代,西路评剧火爆了几十年。
西路评剧的艺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思想上保守,艺术上缺少变革精神,没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剧目,渐渐由盛而衰。20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的诸多班社,芙蓉花、白玉霜、喜彩莲等名家,相继进入北京,西路评剧抵挡不住这股潮流,渐渐在北京城里销声匿迹。有的西路评剧演员加入了东路评剧的班社。唐山蹦蹦戏则在不断变革中,成为评剧的主流。解放后,中国评剧院曾请回西路评剧的部分老艺人,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但已很少演出。西路评剧的唱腔,只偶尔在个别剧目的唱段中出现。

特色

由于西路评剧在北京及京西一带发展,受到京西一带的古老剧种如梆子、老调和哈哈腔的熏陶,再加上西路评剧艺人的创造性的劳动,所以唱腔变得高亢激昂,板头丰富。男声和女声的唱腔和现行的评剧唱腔音域相比,均宽一倍,因此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西路评剧念白取京音,唱腔多受河北梆子的影响,加之部分梆子演员改唱蹦蹦戏,因而唱腔高亢激昂,曲调富于旋律性,与唐山一带的东路蹦蹦戏有着鲜明的区别。
西路评剧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并各有各的唱腔。
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
西路评剧的乐队配制为大弦、横笛、鼓、镲、手锣、绑子等。

剧目

西路评剧早期著名艺人有曹普(蓟县人,艺名人人乐)、来凤仪(宝坻县人,艺名金叶子,初习河北梆子,后改唱蹦蹦戏)、王殿佐(香河县人)、刘子琢(玉田县人,艺名柳叶红,初习河北梆子,后改唱蹦蹦戏)、刘宝珊(宝坻县人)、赵满堂(通州人)、挑帘红(三河县人)等
1900年前后,西路评剧曾出现过许多班社,如宝坻县刘宝珊班,蓟县的人人乐班、柳叶红班,香河县的王殿佐班,三河县的挑帘红班、庞三班、儒口班等。
西路评剧代表剧目有《夜宿花亭》、《谷存打鸟》、《孙继皋卖水》、《冯奎卖妻》、《小姑贤》、《借女吊孝》、《安安送米》等。

相关信息

(注:“刘宝珊”应为“刘宝山”,当地人曾经称之为“十里红”(意为他唱戏十里以外都能听见)——北昆剧院刘剑钧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