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衣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释义

用葛布制成的夏衣。
制作葛衣的日本大井川葛布 制作葛衣的日本大井川葛布
《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史记·太史公自序》:“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唐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宋陆游《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溼芒履。”简单来说就是夏天穿的衣服。
传说葛天氏发明、传授用葛的茎皮纤维编织生活、生产用品的技能,如搓经纺绳、编制葛履、纺织葛布等。粗葛布叫“綌”,细葛布称“絺”,用葛布缝制葛衣、葛衫、葛巾,遮羞蔽体,告别蛮荒,步入文明。《说文解字》曰:“葛,絺綌草也。”《本草纲目》:葛“取治可作絺綌。”《诗经·周南》:“葛之覃兮。”《传》曰:“葛所以为絺綌。”《周礼·地官掌葛疏》:“以时征絺綌之材。”《说苑》:“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綌。”这些文献说明用葛纺织由来已久。
传世文物有孔府旧藏明代本色葛袍。衣长126厘米,两袖通长230厘米,袖口宽30厘米,袖宽58厘米,袖根宽44厘米,下摆宽140厘米,腰宽55厘米。

葛衣的历史

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孔府旧藏明代本色葛袍 孔府旧藏明代本色葛袍
唯亭境内草鞋山一带就有原始居民从事葛布纺织物生产。1973年,从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葛布残片,是国内最早的纺织品实物,其织造技术相当先进。据《越绝书》载,春秋末期,越王句践“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明清至民国时期,农村家庭皆纺织葛布、土布,部分家庭有木制纺纱机、织布机。以木织布机织布,手工缝衣服和被、帐。绸缎贵重,一般百姓穿不起,穿土布,有葛布、麻布、棉布、绸布等,即以葛、麻、棉的纤维组成的粗布。清末,葛、麻纤维才退出衣料之用。
至今,布朗族的服装纺织原料仍然有苎麻和葛线麻等。用苎麻可以纺织成土布,用苎麻和葛线麻可缝麻袋或挂包。至今,在云南省双江布朗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有老式的压棉机、纺线机和织布机。他们依然自己种棉花、织布和做衣服。特别是双江邦丙布朗山布朗族妇女善织“葛布”远近闻名。布朗族传统纺织技艺是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鲁明秀。传统纺织技艺主要分布在双江自治县邦丙乡。葛布织好后,将其二幅叠合没有剪裁,用葛麻线象缝口袋似的将二幅布缝合一起,只是在布的一头中间留一孔,用作穿头,布左右上端各留一孔,用作穿胳膊,布下端不缝合,留一大口子穿双腿。为了抵寒遮羞和便于劳动,起初两幅布前幅短与大腿中部齐,后幅长与脚弯子齐,无袖无襞,穿时头从中孔笼下,伸双臂于左右二孔,然后拴一条草绳和兽皮带于腰,既显得精神利索,又可在腰绳带上别劳动工具,或饰物等,这种腰别东西的生活习惯,不只是在“刀耕火种”年代,在务川农村随时可见。这种服饰就是务川仡佬族先民最初的布服饰,男女不分,款式相同,史书称“通裙”。正如《旧唐书·南平僚》所记:“妇人模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曰‘通裙’”。宋《溪蛮丛笑》记:“裙幅两头缝断,自足而入,阑斑厚重,下一段纯以红,盛暑不去,去则犯鬼”。

日本的葛衣历史

葛布的日本上下 葛布的日本上下
日本葛布主要产于日本静冈县远州地方,根据江户时代农学者大蔵永常《制葛録》以及《和汉三才图会》以挂川、大井川葛布闻名。用于制作蹴鞠的奴袴、肩衣袴(裃)。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