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澈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生平

六十七岁时,辞官回乡,住在鄞县城西,筑有西园于莫家卷,设有“卧云山房”、“宝墨斋”,专事藏书。其间亦沉溺于字画。“历二十年”,以八十七岁高龄逝世。

嗜书藏书

范大澈一生酷爱藏书,每次遇到自己喜爱的孤本写本,“必苦求借之”。他的藏书志向,来源于叔父范钦借书一事引起。范钦归乡后,筑“天一阁”,藏书富极一时,他多次向叔父借阅,范钦订有“书不出阁”之规,没有应允,他遂有不乐之意。开始发愤遍搜海内秘编。月俸收入,均以购书。唐、宋、元以来名迹及外夷著作,无不收录。有写本不愿借阅者,苦借后抄录。在京师曾雇有30余人专门帮他抄书。其“卧云山房”抄本,名震一时,为各藏书家、版本学家所垂青。现存有《二王帖目录评释》、《大观法帖总释》、《石刻铺叙》等。在郡城西郊建别墅为“西园”,内设藏书楼“卧云山房”,专门入藏书籍、印章、名画,收藏的秦汉以来的印章多达四五千枚,为有明之冠。意在和“天一阁”相比;亦爱收藏文玩书画,热衷收藏唐宋以来历代各家法书名画,其收集之广,足迹遍及国内国外。“宝墨斋”专用于作抄书和藏书画之所,翻经阅史,品画评书,历20余年。仅秦汉以来印章即收有近5 000种。
范大澈还经常将自己的藏书与范钦攀比。早年范大澈想去范钦之天一阁抄书借书,由于天一阁门规章法甚严,虽为叔侄亲戚,均遭拒绝。范大澈甚为不快,决心自己起家藏书,重金搜罗海内孤本秘本。每次范大澈搜得异书,必备酒菜,宴请范钦,并特意显示所得新藏。凡得到“天一阁”所未入藏图书,则备酒席迎叔父范钦到他家,以所得图书置于桌上,范钦看后,默然而去。将所收藏的印章,选择优等纸自行刊刻为印谱。西园藏书在清初尚有残存。藏书印有“西园”、“沧瀛外史”、“范大澈图书印”、“生平乐事”、“范伯子”、“宝墨斋”、“四明珍逸”、“句章灌园叟”、“南海钓者”、“范氏子宣”、“卧云”等。精于鉴别古籍,对古籍版本有独到眼力,过眼即识初印本或原刻本或赝本。范大澈的藏书在清朝初年还有残留,到了乾隆年间,已经消散殆尽。藏书印有“范大澈图书印”(朱文长印)、“范印大澈”(白文方印)、“寳墨斋”(朱文长印)、“子宣父”(白文方印)、“句章灌园叟”(白文长印)、“卧云”(朱文圆印)等。著有《灌园丛谈》、《卧云山房遗稿》等。
评论
“鄞邑好古藏书之家,丰氏而后推范氏。然人知司马东明公之所藏特富,而不知鸿胪讷庵公为其犹子其所藏不止如南北阮也。……拟诸司马,正如石崇之与王恺矣。”——清朝郑梁《为陈怡庭寿范简岩七十序》
(司马东明公即范钦,鸿胪讷庵公即范大澈)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