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汉语词汇。
拼音:zì qiǎn
释义:为陈述式(主谓式)复合词,意为发抒排遣自己的感情。
唐诗中有多篇以“自遣”为题的作品,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罗隐等诗人的《自遣》诗。
《自遣》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其中未必不含一点愤世嫉俗之意,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人生观。
《自遣》是唐代诗人归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归仁这首诗排遣的是什么愁闷,诗中已有明言:为诗苦。自来诗人皆辛苦,自来悲愤出诗人。仁公亦复如此。
《自遣》是晚唐时代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齐己。全诗主要抒写了诗人参禅时的心情。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自遣》是一首五言绝句。
南宋著名抗元爱国将领、诗人文天祥所作《自遣》是一首五言律诗。
五代末、北宋初年诗人刘兼所作《自遣》是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