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之铃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名称】: 绿之铃
【别称】:佛珠、绿珠帘、绿铃翡翠绿、绿串珠、一串珠、项链掌
【学名】: Senecio rowleyanus
【分布】:西南非洲
【分类】: 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肉质植物。
【型态】: 绿之铃的茎非常细长,可长至90公分,匍匐下垂,在茎节间会长出气生根 ,但不具攀缘性;细长的绿茎上长着一颗颗绿色圆珠状的叶子,宛如在盆上挂 着一串串的铃铛,相当可爱。绿之铃的花朵着生在茎节间抽出的花梗上,属于单生头状花序,花是白 中带紫色的筒状小花,每年早秋前后开花,花朵很小。
【用途】: 盆栽、吊盆。
【花期】: 能开花,小花呈筒状灰白色,以秋、冬较常见。
【花语】: 倾慕
【管理】: 光线:柔和明亮为宜,禁忌高温、多湿气候。
【繁殖】: 扞插为主,春、秋两季,温度约为15~22℃最为适当。

生长习性

绿之铃

绿之铃

绿之铃又名佛珠,是属于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非。叶肉质,圆球型至纺锤型,叶中 心有一条透明纵纹,尾端有微尖状突起。茎悬垂或匍匐土面生长,因此多被当成吊盆植物栽培。成株会开白色小花,但观赏价值不高。由于植株型态似成串的珍珠项链,因此英名为String of beads、String-of-pearls。
春、秋季为其生长旺季,可于盆面施用缓效性的肥料,如好康多一号或二号,一个
月再施用一次速效肥,如花宝观叶植物液6-3-3或花宝四号。繁殖以扦插为主,春、秋季较合适,选取枝条约5-8公分一段,基部浅埋于介质中,介质浇透水后,让多余的水排出,并移至阴凉通风处,接下来只需于介质干燥时,浇些微的水保持湿润,约2-3周可发根。

形态特征

绿之铃形态奇特,细长的茎上长着一粒粒珠圆玉润的肉质叶,如同翡翠珠串成的项链,晶莹可爱。用浅盆栽种,圆圆的肉质叶就像一盆绿色的豌豆,摆放于书桌、十分有趣。也可放在高处观赏或用吊盆栽种,悬挂于走廊、阳台、窗台等处,绿铃般的肉质叶长在纤细的茎上随风摇曳,非常别致。绿之铃锦叶色斑驳,用小盆栽种情趣昂然。
植物园创新引种植物名录--
门中文名
门拉丁名
Angiosperms
纲中文名
纲拉丁名
Dicotyledons
科中文名
科拉丁名
Compositae
科号
232
种拉丁名
Sencio rowleyanus
种中文名
绿之铃
引种地点
福建漳州
引种时间
20051120
引种号
56182
引种材料
鉴定人
蔡妍
Id
3071
栽培地点
温室
引种数量
3株苗
栽培方式
地栽
生长性状
草本

栽培方法

绿之铃

绿之铃

一般人总以为栽种植物就是要每天浇水,这样植物才能顺利成长,但栽培环境不同、气候不同、植物的属性不同,浇水的频率就会不同。栽培绿之铃时,只要掌握好浇水时机,就会发现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难伺候了。
栽种绿之铃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浇太多水了,绿之铃的原生环境较干旱,所以叶子呈肉质化,具贮存水分的功能,因此对水的需求较少,除非介质已经很干燥,否则不需浇水。栽培介质需排水佳,若是使用栽培土需再混入蛇木屑、珍珠石等能增加排水性的介质。绿之铃喜欢温和的直射阳光或整日明亮的场所,若光线低则新长出的叶子形状细长,且叶子间的间距也越拉越大,失去观赏价值。生育适温约15 -25℃,夏季的高温会使生长停顿,必须将植株移至通风且有遮阴处,并勿浇太多水。
【施肥】:1至2个月施用1次三要素肥可使叶珠饱满圆润,夏季会长绽放出长茎的小,花花谢后,即可修除枯萎残花和花茎.
【栽培重点】:培养材料以细蛇木屑40%、蛭石30%、水苔30%调制为佳;亦可全部装填细蛇木屑,盆面再敷盖少许水苔供吸水保湿。吊盆栽培可直接将插穗插入盆内使其生长。栽培处需遮雨,不可放任淋雨,尤其夏季高温生育呈半休眠状态,不可长期潮湿,否则茎叶易脱落或腐烂。通常在日照约50-70%荫凉通风处生育最旺盛。施肥可用三要素,如花宝、魔肥每15-20天施用 1次。性耐旱,喜冷凉或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摄氏15-22度。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