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缬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概述

绞缬,又称“撮缬”、“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是我国古代纺织品的一种“防染法”染花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韵会》: "缬,系也,谓系缯染成文也。"《一切经音义》“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元代胡三省记道:“缬,撮彩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也。其色斑斓谓之缬。”即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效果。

历史

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据传六朝时期绞缬已经是"贵贱服之"。隋唐时期,绞缬更是风靡一时,史料记载的绞缬名称就有“大撮晕缬、玛瑙缬、醉眼缬、方胜缬、团宫缬”等。
北朝绞缬绢衣

北朝绞缬绢衣

出现较多的是鱼子缬和醉眼缬,这些也就是出土实物中最常见的小点状的绞缬。
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绞缬织物上的针眼和折皱至今仍依稀可见,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绞缬技术。古代绞缬纺织品出土很多,1972年新疆阿斯塔纳17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蓝地黄点染缬纺织品,是以蓝色地上饰以黄色的不规则圆点,错行排列,每行圆点间距2厘米。此件文物采用了绞缬印染技术。在此墓中一共出土三件绞缬织物,另一件是蓝地梅花染缬绢,深蓝地,以菱形排列的圆点纹中心填七点梅花纹;还出土一件烟地鱼子缬绢,烟色地上,扎染边长0.2厘米方格纹样。
相似的染缬织物在阿斯塔那还有出土,1986年308号墓出土一件蓝地白点绞缬绢;304号墓出土一件裙子是用绛紫、茄紫染缬的菱形网格花纹,
北朝 绞缬绢

北朝 绞缬绢

整个裙幅花纹上遗留的染缬时穿线的针眼还清晰可见;阿斯塔那382号墓出土一件菱形方格纹绢,紫红色地,图案是白菱形方格内套白点组成的小团花;191号墓出土一件绞缬朵花绮,扎染直径为9厘米的四瓣花纹。类似的绞缬织物在其他地区也有出土,如甘肃敦煌佛爷庙北凉墓、玉门花海魏晋墓、新疆尉犁营盘墓、青海都兰吐蕃墓均有出土,图案以小点状为主,也有少量网状和花朵状。

种类

绞缬结鹿子

绞缬结鹿子

五代时,染缬沿袭唐代的繁盛继续得到发展。当时流行在民间的著名染缬有鹿胎缬、锦缬、茧儿缬、蜀缬、撮缬、浆水缬、檀缬、哲缬、三套缬等等。这些名称有些是根据花色而来,如鹿胎缬是由黄褐色底加白色斑点的花纹而来,在《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襦”,
和服中的绞缬工艺结鹿子

和服中的绞缬工艺结鹿子

而“紫缬襦”就是指有“鹿胎缬”花纹的上衣。从隋墓出土舞俑的着装上,可以看出绞缬“鹿胎”纹——一种以色为底、以白点为花的单色和多色绞缬纹样;锦缬是根据锦纹中常见的几何纹而来;茧儿缬是指蚕茧形的散点适合纹样。有的则是根据产地而命名,如蜀缬。有的因印染工艺方法而命名,如撮缬是一种绞缬防染印花;浆水缬是一种以浆粉调和的印花浆印工艺。
北宋初,绞缬工艺仍然盛行。但在宋仁宗天圣年间,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缬类服装,民间禁止使用缬类制品,这项规定直到南宋时期才被废除。

日本结鹿子

和服的染色技艺结鹿子是绞缬的一种,
结鹿子

结鹿子

流行于江户时期。

现代绞缬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艺的物理、
现代绞缬作品

现代绞缬作品

化学作用,使织物上呈现出特殊的﹑无级层次的色晕效果,它是我国古代印染技术的一个巨大成就。现今,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视。他们在旧有的绞缬工艺基础上,结合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青春。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