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侏膨蝰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纳米比亚侏膨蝰

纳米比亚侏膨蝰
纳米比亚侏膨蝰学名Bitis schneideri)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咝蝰属下的一种毒蛇,主要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的沿海地区。此蛇是咝蝰属中体型最细小的成员,更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小型的蝰蛇。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特征

纳米比亚侏膨蝰
纳米比亚侏膨蝰的体长约为18至25厘米,最长纪录为28厘米,是咝蝰属中最细小的成员。

地理分布

纳米比亚侏膨蝰主要分布于纳米比亚海岸沙丘地区,亦分布于南非纳马夸兰的海湾。其标准产地为纳米比亚的“Angra Pequenia, Lüderitz Bay”。马罗等人(Mallow et al.)指此蛇主要分布于纳米比沙漠

保育状态

纳米比亚侏膨蝰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级别。表示此蛇的数量将在十年内或繁殖三代之内出现至少20%的减幅,原因是其栖息地遭受外界侵占或发展而大幅缩减。

毒性

学者胡瑞尔(Hurrell, 1981)曾因左手食指遭纳米比亚侏膨蝰所咬,而作出相关的毒性研究。被纳米比亚侏膨蝰所咬后的即时征状包括伤口疼痛、肿胀、肌肤褪色、流血等。被咬一天后,伤口附近会出现一块宽约5毫米的血肿。根据胡瑞尔的情况,约于3至4天后,其伤口肿胀及痛楚均明显开始平复;两周后伤口痊愈。除了伤口肌肉组织的损伤外,没有任何身体内部系统出现受创的现象。目前未有专治此蛇毒素的血清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