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缢管蚜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1.触角短于体长。腹管较短,多不超过腹末。额瘤不明显。
2.无翅型暗绿至黑绿色,腹部腹管周围多为暗红色,复眼黑色,腹部亦黑色。体长1.7-1.8毫米。有翅型,前翅中脉3叉,腹部暗绿紫色,腹背两侧及腹管中央有黑色斑纹。腹管黑色。

生活习性

蚜虫为多型性昆虫,在其生活史过程中,一般都经历卵、干母、干雄、有翅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性蚜等不同蚜型。但以无翅和有翅胎生雌蚜发生数量最多,出现历期最长,是主要为害蚜型。

防治方法

播种前期:在播种前期或播种时,在土壤内施2%甲基异硫磷粉剂(30-45千克/公顷)防治地下害虫和夜蛾类幼虫。幼苗期:喷洒20%甲基E-605乳剂(0.5-1升/公顷)。或80%可湿性敌百虫粉剂(0.8-1.5千克/公顷)防治禾谷类跳甲、瑞典秆蝇。孕穗期:喷洒80%敌百虫粉剂(1.25千克/公顷)防治禾谷类穗蝇、蓟马。抽穗期: 喷洒80%可湿性敌百虫粉剂(1.25千克/公顷)。或30%可湿性甲基E-605粉剂(0.75-1.0千克/公顷)。防治蚊类、叶螨。
收获期: 牧草上禾谷类叶螨虫口密度极大时,及时割除牧草。秋季-春季 收获种子清选和分级,妥善保存播种材料。秋季若收获的雀麦、羊茅、鹅观草种子多时,或贮藏它们的过程中,利用杀虫剂进行种子消毒。防治雀麦蚊、鹅冠草蚊、雀麦蝇、鹅观草蝇、羊茅瘿蚊、谷类叶螨。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