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翻译
有道精品课
云笔记
惠惠
更多产品
登录
有道 - 网易旗下搜索
中英
▼
go top
返回词典
牛蒡白粉病
百科内容来自于:
基本资料
中文学名:牛蒡白粉病
界累:病毒
中文名:棕丝单囊壳
病害类型:真菌
病状:叶片
发病率:快
英文名:Edible burdock powdery mildew
主要为害部位:
叶片病原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
直径:60~95微米
具:3~7根附属丝
时间:5月
囊果直径:0.8~3倍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两面生白.色粉状霉斑,扩展后形成浅灰白色粉状霉层平铺在叶面上,条件适宜时,彼此连成一片,致整个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似铺上一层薄薄的白粉。该病多从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后向上部叶片蔓延,正个叶片呈现白粉,致叶片黄化或枯萎。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病原形态特征
棕丝单囊壳(Sphaerotheca fusca(Fr.)Blum.),异名单囊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Sphaerotheca fusca子囊果生在叶柄、茎、花萼上时为稀聚生,褐色至暗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0~95微米,具3~7根附属丝,着生在子囊果下面,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8~3倍,具隔膜0~6个,内含1个子囊;子囊椭圆形或卵形,少数具短柄,大小50~95×50~70微米,内含8个或6~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小15~20×12.5~15微米。此外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也可侵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在寄主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棚室内活体寄主上越冬。翌春5~6月,以闭囊壳越冬的放射出子囊孢子;以菌丝在被害株上越冬的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落到叶面上的分生孢子遇有适宜条件,孢子发芽产生侵染丝从表皮侵入,在表皮内长出吸胞吸取营养。叶面上葡匐着的菌丝体在寄主外表皮上不断扩展,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分生孢子在10~30℃均可萌发,20~25℃最适。生产上遇有16~24℃,相对湿度高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氮肥偏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0%施宝灵胶悬剂10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或水溶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每667平米喷对好的药液50升,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中英
中法
中韩
中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模块上移
模块下移
不移动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模块上移
模块下移
不移动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修改单词
单词
从单词本中删除
音标
解释
更多(可不填)
分类
打开单词本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