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多诺霍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简介

一九六九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是家中八个小孩里最小的一个。其父 Denis Donoghue 是著名的T.S.Elliot 学者与文学批评家,目前任教于纽约大学。Emma 先后就读于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与剑桥大学,拥有英语文学博士学位。少年时光大多在都柏林的一家天主教女子修道院学校度过,唯有十岁时在纽约的一年生活异常精彩。1990年获得都柏林大学学院英语以及法语一等荣誉学位(最高等级),但却拙于开口说法语。随后移居英格兰,在剑桥获得博士学位(论18世纪虚构作品中的男女友谊)。23岁时写作为生,自从做了一个月的旅店服务员而被解雇后,便以不曾拥有一份靠谱工作而深觉幸运。此后经年往来于英国、爱尔兰以及加拿大,1998年定居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如今与同性伴侣Chris Roulston以及幼子Finn (7岁)、幼女Una (3岁)居住在一起。
作品以当代及历史小说为主。已出版长篇其他小说包括《荡妇》(Slammerkin)、《封口信》(The Sealed Letter)、《着陆》(Landing)、《生者面具》(Life Mask)、《头巾》(Hood)及《快炒》(Stir-fry);短篇小说集包括《生兔子的女人》(The Woman Who Gave Birth To Rabbits)、《亲吻女巫》(Kissing The Witch)、《房间》(Room)及《敏感话题》(Touchy Subjects)。她还撰写文学史、舞台剧与广播剧等。

作品

小说

爱玛最著名的作品是她的小说,其中包括她的两部当代都柏林小说,Stirfry (1994) 和Hood(1995,获美国图书馆联合会同性恋题材书籍奖);一系列的重构童话故事合集,名为《亲吻女巫》(1997,James L. Tiptree 奖候选书,该书主要针对英国的成人市场和美国的年轻人市场);一部基于18世纪的谋杀案的历史小说Slammerkin(2000,2002年度 Ferro-Grumley奖最佳女同性恋小说奖,2001年度爱尔兰时报爱尔兰小说奖最佳奖);历史小故事系列,《生兔子的女人》(2002);《套模面具》(2004),讲述了发生在十八世纪90年代的伦敦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不伦三角恋爱。她的小说曾被翻译成荷兰语、德语、瑞典语、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她曾四度进入Lambda文学奖最后角逐名单。
Emma-Donoghue

Emma-Donoghue

戏剧

窦纳修还写作了一些舞台剧和广播剧。她的第一部剧本《我知我心》,创作灵感来源于一本重新解码后的日记,其作者安娜·李斯特是一位英国摄政时期的约克夏妇女。这个剧本于1993年由都柏林玻璃房剧团初次公演,并发表于由凯西·里内编辑的《所见与所闻:爱尔兰女性作家的六部新剧》一书中。玻璃房剧团和爱尔兰文学理事会委托窦纳修写了一部有关19世纪80年代杂耍艺人的歌剧,名为《女士们,先生们》。该剧1996年初次公演,1998年由新岛出版社出版;该剧1999年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外向螺旋剧场第一次公演。窦纳修还将她自己的童话故事《亲吻女巫》改编为剧本,2000年6月9日在旧金山魔幻剧院公演,并于2002年3月由多伦多的萧条时期伙伴出版社首次在加拿大出版。
她的广播剧有:1996年为爱尔兰RTE广播公司写的《罪过》,有关17世纪的爱尔兰审判巫师的故事;为BBC广播公司4频道写的《勿死得困惑》(写于2000年,一个发生在某爱尔兰小镇的浪漫喜剧),《前夫前妻》(写于2001年,5集系列短剧,有关如何与自己的前妻或前夫相处),《人与其他动物》(写于2003年,5集系列短剧,有关宠物)。

文学史

艾玛·窦纳修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史学家。她的文学史作品包括《妇女的受难:1668-1801 年的英国女同性恋文化》(1993),《我们是麦克尔·菲尔德》(1998,一对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作家的传记)。她还编辑了两部诗选《莎孚会怎么说》(1997年在美国出版的时候,标题为《女性诗歌》),以及《女同性恋短篇故事书丛》(1999)。
她曾经是西安大略大学和约克大学的住校作家,爱尔兰时报的文学奖评委,并且是爱尔兰国家剧院的股东。她如今仍是作家联合会,加拿大作家联合会以及加拿大剧作家同业会的成员。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