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泥国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与古代中国的关系

由于渤泥国位于当时东、西洋海上交通的枢纽之地,地理位置重要,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就访问了渤泥国,并封前国王世子麻那惹加那乃为渤泥国王,授予印符、诰命。渤泥国是一个伊斯兰教国,信奉伊斯兰教的郑和自然容易与渤泥国的国王、大臣联络感情,搞好关系。所以,作为和平使者的郑和深得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的信任。
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二十日, 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携王后、王子一行150多人,泛海来访,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渤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终因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冶,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南京。明成祖遵其遗嘱"希望体魄托葬中华",按王礼埋葬了这位异邦群主。逝世于“会同馆”。在他临死之前,表达了对中国诚挚的感情。渤泥国即今文莱达鲁萨兰苏丹国
朱棣皇帝知道后十分悲痛,遵照渤泥国王遗愿,以礼葬王侯的仪式,将渤泥国王葬于南京城南石子岗,并以西南夷人身份入籍中国坟户,世代为之守墓,并为陵墓建词立碑。
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死后,朱棣皇帝下诏书,封麻那惹加那乃之子继承王位,并派人护送他归国。临走前,明成祖朱棣皇帝设宴,为他饯行,并赐赠黄金、白银。可见,明成祖朱棣皇帝对渤泥国的重视。
金庸小说《碧血剑》中有提到两国友好关系及麻那惹加那乃访华,暴毙,安葬的内容。小说中还说渤泥国人喜尚佛教,这点很可能金庸杜撰的,因为上文提到渤泥国是一个伊斯兰教国。

渤泥

13世纪,渤泥共辖14州。首都居民达万人。此时已进入奴隶社会,阶级对立明显。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龙脑香。百姓“煮海为盐、酿秫为酒”。14世纪,渤泥人民“崇奉佛像唯严”。中央政府设一大臣统管全国的财政、税收。14世纪末,臣属于麻喏巴歇。15世纪初又臣服于马六甲王国。同时开始伊斯兰化。不久,恢复独立,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第五世苏丹博尔基亚当政,国势昌盛,除加里曼丹岛大部地区外,菲律宾南部的一些岛屿亦属渤泥。史家称这一时期为文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国内实行封建统治,苏丹下设四位大臣和八位副大臣。苏丹握有全国土地,并分封给各大臣,由他们出租给百姓耕种。16世纪末,因王室内讧国势转衰,西方殖民者乘机入侵。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