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方应东小说)
“流民”是我国封建统治时期的一个历史现象。按照《明史.食货志》解释,流民即:“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也就是由于天灾人祸,百姓为了生存,被迫背井离乡,逃往深山大泽,觅一栖生之地。因此,封建统治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流民”。从元代起,由于大量流民流落到鄂川陕豫交界的荆襄山区,于是这里便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流民集结地,史称荆襄流民。
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走西口”、“闯关东”、“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和“下南洋”等这些人口大迁徙活动。而荆襄流民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还鲜为人知,这不得不使人感到困惑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