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噪鹛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分类学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鹟科Muscicapidae
属:噪鹛属Garrulax
种:斑背噪鹛 G. lunulatus

形态特征

斑背噪鹛(图5)

斑背噪鹛(图5)

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和后颈栗褐色,眼先白色与宽阔的白色眼圈相连并向眼后延伸呈眉状,其余头侧淡栗褐色。背、肩、腰一直到尾上覆羽概为浅褐色,各羽均具棕色先端和宽阔的黑色次端横斑,这些黑色次端斑和棕色端斑在腰和尾上覆羽变得较狭窄,棕色端斑甚至变得不很明显,因而使黑斑显得更多更着。翅上内侧覆羽和三级飞羽在色彩和斑纹上均与背相似。小翼羽蓝灰色,初级覆羽黑色,二者均具白色端斑;飞羽黑褐色,羽端亦为白色,初级飞羽外翈羽缘蓝灰色,次级飞羽外缘与背同色或外缘以棕褐色;中央尾羽橄榄褐色至棕褐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外侧尾羽基部蓝灰色,从中央尾羽到最外侧尾羽,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逐渐的扩大。颏、喉淡栗褐色,上胸淡褐或淡栗褐色、具白色端斑,下胸与颈侧呈带紫的灰色亦具白色或灰白色端斑。腹白色,两胁棕褐或淡棕褐色、微具黑褐色细窄次端横斑,尾下覆羽和覆腿羽棕色。虹膜黄色或褐色,嘴角褐色,下嘴较淡,脚、趾肉褐色。
体 型:体重♂82-95g,♀72-94g;体长♂240-286mm,♀236-270mm;嘴峰♂23-30mm,♀24-29mm;翅♂95- 105mm,♀96-104mm;尾♂122-138mm,♀12-134mm;跗跖♂42-47mm,♀41-43mm。
斑背噪鹛(图1)

斑背噪鹛(图1)

斑背噪鹛(图2)

斑背噪鹛(图2)

斑背噪鹛(图3)

斑背噪鹛(图3)

斑背噪鹛(图4)

斑背噪鹛(图4)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1400-2600m高山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阔叶和竹林中,也出入于林缘疏林灌丛、次生林和地边灌丛中。

生活习性

食性:主要以昆虫(蝗虫、蟋蟀、蝼蛄、椿象、臭虫、螳螂、蜚蠊、蚜虫、蜻蜓)和植物果实(浆果、核果、荚果、聚合果、聚花果、单果)与种子为食,典型的栖于林下植被及棘丛的噪鹛。常在林下茂密的杜鹃灌丛或竹灌丛中活动和觅食,特别是在多岩石和苔藓(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叫声:鸣声为wu--chi wi-wuoou,短暂间隔后又重复(据C. Robson)。
习性:常成对或单独活动,较少成群,多在林下灌丛和地上活动。活动时频频鸣叫,鸣声响亮、单调,其声‘古儿、古儿’。

分布范围

见于湖北神农架、陕西南部秦岭至甘肃南部白水江地区、四川中部岷山及邛崃山系。为偶见鸟于海拔1200~3660米。群栖于阔叶林及针叶林和林下竹丛。
中国分布:斑背噪鹛是中国特产鸟类,仅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北部、西部、中部和西南部。
世界分布:世界未有分布。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学名 分布范围
Garrulax lunulatus liangshanensis
分布于四川等地。
Garrulax lunulatus lunulatus
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种群现状

斑背噪鹛是中国特产鸟类,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不常见,属珍稀濒危鸟类。

保护级别

已被鸟类生活国际 (Bird Life International) 列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录,中国尚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