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半夏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百科名片

息半夏实体照片
半夏为天南星科草本药用植物。全株由根、块、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组成。仲春由地下块茎为圆形或偏圆形。中药上所谓半夏即此。《礼记,月令》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因此得名。鲜半夏干燥后为生半夏,有毒。生半夏加工泡制后为制半夏。因泡制方法不同,又有法半夏和姜半夏之分。
息半夏简介

简介

历史

息半夏历史悠久,中外驰名。清嘉庆四年所编《息县志》对息半夏就有记载。据息县86岁老中医翟承仁谈及祖父在东北行医时,开药方常用息半夏。1914年美国为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上,息半夏参加了展销。建国后,国家将息半夏列为重点出口药材,远销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在香港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特性

息半夏为野生,适应性强,喜温湿,但也耐低温。在地可与小麦等作物共生,在荒坡、堤埂与野草伴长。对土质、地力要求不严。无论砂土,粘土均能生长。关店、临河、陈棚、项店、夏庄、长陵、小茴、包信、张陶、彭店、路口等乡均有。其中以淮河、闾河及其支流沿岸低洼沙壤土地带最多。以陈棚乡宋岗所产为最好。息半夏每年5月、8月两次采挖,其产量在建国前不高,仅有少数私商收购,国家将其作为重要药材收购。促使产量提高。1958年以前每年收购6—7万斤。1958年收购15万斤,以后又下降,1966年收7万斤。文化大革命期间为1—4万斤。以后收购数量逐年下降,有些地方几乎绝种。参看下表。
息半夏历年收购数量统计表  单位:万斤
年份
收购量
年份
收购量
年份
收购量
年份
收购量
1958
15
1965
7.8
1972
1.5
1979
0.096
1959
14
1966
7
1973
1.5
1980
0.093
1960
8
1967
4
1974
1.5
1981
0.03
1961
10
1968
4
1975
1.3
1982
0.02
1962
8
1969
4
1976
1
1983
0.003
1963
8.5
1970
2
1977
1
1984
0.016
1964
7.1
1971
2
1978
1
1985
六十年代起产量减少的原因:一是受重粮轻其它的思想影响。忽视了息半夏的生产,田间管理中把半夏当作杂草除掉。二是机耕面积不断扩大。半夏块茎翻压过深,出苗困难。三是旱地改水田增多,块茎在稻田水浸泡中腐烂,无法出苗。四是过度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农药使野生半夏资源接近灭绝。
为了发展息县农村经济,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防止息半夏走向绝种。近年来县医药公司采取奖励人工种植措施,努力发展息半夏。县农科站,八里岔、小茴、临河、张陶、彭店、关店等乡进行了试种。一般情况下可亩产鲜半夏1000斤,晒干半夏400斤。息半夏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将会使此名产在振兴息县经济中放光彩。

息半夏栽培管理

一、选地整地息半夏为浅根植物,根深一般不超过20厘米,宜选土壤肥沃,含有机质,土质疏松具有排灌条件的砂质土灌或半粘性土壤地块种植,选好的地块要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将地块耙平,做成2X3米的畦效果最佳。二、选择适宜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珠芽、球茎三种繁殖方法,生产上主要采取后两种。
1、种子繁殖:两年以上的植株,便开花结果,待果实成熟时采下剥出种子,夏季可随采随播,秋季采后应先用湿少土贮藏,待翌年3月下旬播种,一般为条播,按行距15-20厘米开沟,沟深5-7厘米。
2、珠芽繁殖:息半夏成熟后,老叶即开始枯萎,叶柄上的珠芽已长成。可采收作为种用,在整好的畦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小株距6-9厘米,坑深5-7厘米覆以细土及草木灰,稍加压实。
3、球茎繁殖:大田栽培主要采用球茎繁殖方法,增重多,产量高,一般亩用球茎50公斤左右。将整好的畦床,按行距15厘米,开横沟,沟深5-9厘米,按株距5厘米栽于沟内,然后覆以细土。
三、田间管理息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雨季积水应及时排除,遇到严重干旱适当浇水,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生长期及时追肥,在炎热夏季要实施桔杆覆盖降温保墒:防治缩叶病,要消灭传染途径———蚜虫,并拔除病株烧毁。五月份注意天蛾的防治,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洒。
四、采收与加工叶片枯黄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难以去皮和晒干,收获后需加工的鲜半夏堆放过久不易去皮,方法是将鲜半夏装入瓮内或麻袋内,穿胶鞋用脚踩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折干率为3:1,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粉足者为佳。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