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戏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概述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三月,徽州府邑城东郊迎春赛会上,有戏台36座。在这些戏台之上献艺的有从苏、浙、豫等地请来的名优,也有徽州本地艺人组成的戏班,并有4日个马戏闭同台演出。其场面之大,人数之多,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戏曲理沦家潘之恒(歙县人)所赞叹:“从来迎春之盛,海内无匹,即新安亦如是也。”徽州乡民对戏剧特别嗜好,不仅迎神赛会,婚丧喜庆时要演戏,而且在诉讼之后还要对败诉者罚戏。一些较大的村镇,都建有砖木结构的永久性戏台,如歙县南乡璜田戏台;有的村镇虽没有固定性的戏台,但都有搭盖临时戏台的风俗;有的地方搭两座戏台,请两个戏班同时演出,对台竞技,从而促进了徽州戏剧艺术的发展。

起源

徽州是徽戏的摇篮和故乡。徽戏的产生,是徽州人文环境、区域文化长期孕育的结果,是多少代徽州人精心培育、打造、传承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人尚来善歌舞。无论男女老少,每当农闲季节,都以聊戏看戏品戏自乐。在民间,徽戏迄今其仍不失为徽州文化中一朵十分艳丽的奇葩。
徽州人的生存环境与徽戏孕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地处万仞山丛中的徽州人,开始多为驱恶镇邪,并产生了戏的意识朦胧,加上天生热情奔放,有一种文化的饥渴症,以自己的聪慧创造着这种民间艺术。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宗法自治社会,徽州人祭祖庙会多喜热闹隆重,以求达到与“祖宗同乐”的目的,“戏”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各种“戏”也有了广泛的社会土壤。祁门的目连戏、婺源傩舞、绩溪舞回等的产生与广泛流传就是一个个最为典型的例证。

地位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徽戏起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徽戏入京发展为京剧之后,南方的徽戏仍在流行,不过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京戏的影响而逐渐衰落。徽州是徽戏的最后据点,班社多,联系观众广,活动十分频繁。据统汁,当时在徽州的班社有47个之多,其中有职业性的正规戏班,还有临时性的“鬼火班”。庆升、彩庆、同庆、阳春被称为“京外四大徽班”。规模最大的是大寿春,艺员有一百八—十多人。徽州徽戏,多为敬神祈福活动之用。后来徽州的徽戏也衰败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徽戏又得到重新发展的机会,1957年,在徽州电溪建立了安徽省徽剧团。1959年徽戏又一次进京,演出了《借靴》、《赠剑》、《水淹七军》等剧目。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还主持召开了“徽调皮黄学术讨论会”。
徽戏不仅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艺术大厦的基石,南方许多主要剧种如滇剧、粤剧、闽剧、桂剧、湘剧、赣剧、婺剧、淮剧等都与徽戏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关系。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