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集团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主要成员

成员简介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
),是“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领导人,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中,以歌曲为主,著名的《俄罗斯民歌100首》便是他的杰作,还作有钢琴曲管弦乐曲
凯撒·居伊(Цезарь Антонович Кюи
),是“强力集团”的骨干分子。主要成就是10部歌剧,其中包括《威廉·拉特克列夫》(1868年)、《昂杰罗》(1875年)和4部儿童歌剧。
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Модест Петрович Мусоргский
),是“强力集团”中最主要的作曲家。俄
穆索尔斯基肖像

穆索尔斯基肖像

国近代音乐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穆索尔斯基的主要成就是歌剧。其中有创作根据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改编的《萨朗宝》(1863—1866)和根据果戈里的喜剧改编创作了《婚事》(1847)。
1868年他的重要作品《鲍里斯·戈都诺夫》公演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1872年开始创作的《霍宛斯基之乱》于1892年公演,这部歌剧以17世纪末的俄国历史为背景,向人民展示了充满矛盾、冲突的俄国社会生活。剧中有大量的群众场面,显示出了现实主义的风格。此外,穆索尔斯基还作有一部喜歌剧《索罗钦斯克集市》 (1917年首演)。穆索尔斯基不仅创作歌剧还创作了60多首题材多样、形象鲜明的歌曲,其中流传最广的歌曲,是著名讽刺歌曲《跳蚤之歌》。
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揭露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现象、反映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思想,他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对朗诵旋律和表现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了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穆索尔斯基的这种改革和创新对后来的俄罗斯作曲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强力集团”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俄罗斯人民对现实的思考及对未来的期望,致力探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求新的进步的思想,对俄罗斯民族音乐、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亚历山大·波菲利维奇·鲍罗丁(Александр Порфирьевич Бородин)
,主要成就是歌曲、歌剧和器乐曲。鲍罗丁只写过一部歌剧《伊戈尔王子》,是最强烈地发挥鲍罗丁创作个性的一部作品,此作创作始于1869年,直到鲍罗丁去世,实际只完成了一部分,后由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格拉祖诺夫整理完成。这部作品是根据俄罗斯12世纪的长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的。故事叙述12世纪俄罗斯建国时代诺夫哥罗德大公伊戈尔同南方游牧民族波罗维茨人战争的故事。剧中的音乐体现了俄罗斯民歌音乐的风格,特别是第二幕中的波洛维兹舞曲,以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色彩、奔放的风情,充分表现了俄罗斯歌剧音乐的民族特点。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主要成就是两部歌剧《萨特阔》(1897年)和《金鸡》(1909年)。特别是《萨特阔》中的《印度客人之歌》,富于东方色彩,旋律柔和流畅,不仅是男高音歌唱家经常演唱的曲目,而且被改编为轻音乐曲和独奏曲。 在他的管弦乐曲里还有两部表现异国情调的作品十分出色,一部是《西班牙随想曲》,另一部是取材于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

特别简介

关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在80年代穆索尔斯基和包罗丁先后去世以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他们的遗作进行了整理和修订,重写或续完了他们的一些未完成的作品。有些作品经过他的修改或配器,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二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彼得堡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事业三十多年,为20世纪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包括格拉祖诺夫、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
在俄国和捷克、波兰、匈牙利东欧国家,由于以往音乐上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因此民族主义乐派的兴起更显得气势磅礴,民族主义歌剧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以“强力集团”、柴科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歌剧和浪漫歌曲,无可置疑地在欧洲声乐史上占据了醒目的位置。

历史意义

历史特征

“强力集团”的历史特征在于:它不是一个单纯以友谊结合起来的音乐家集团,而是一个有共同的思想的、由当时进步的青年艺术家所组成的战斗集体。
“强力集团”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社会运动高涨的条件下出现的一个社会文化力量。“强力集团”在音乐方面的活动,和当时先进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在其他不同的文化领域的活动一样,为确立和繁荣俄罗斯的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向当时沙皇的反动势力和反动文化进行了斗争。
“强力集团”更有意思的是在于,他们并不是从专业音乐学习生活中培养出来的,而是从热爱音乐、热爱祖国和热爱民间的基础上,进而走上专业的音乐创作道路的。
巴拉基列夫从格林卡和达尔戈梅斯基那里直接受到教益,并结识了斯塔索夫。后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音乐评论家,并且是“强力集团”的鼓舞者和艺术指导。

创作方式

“强力集团”成员们的创作个性是按不同方式形成的,在其成熟时期的表现乜都不一样。但这些年轻人的观点、志向和世界观、艺术观都有许多共同之点:他们都是生长在远离彼得堡的外省地区,在那儿各自最初的音乐印象是和家庭演奏与倾听民歌、接触民间有关的。同时在先进的思想影响下,他们得到迅速而稳固的成长。在当时说来,这些和在沙皇制度下的学校里所能得到的简直不能相比。
同样,“强力集团”的青年人也按着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和现实的美学关系》的原则进行工作。

作品特色

“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一开始就鲜明地倾向于民间创作的研究。六十年代里,他们着手搜集、整理、改编和研究俄罗斯民歌。巴拉基列夫和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在这方面的成果最大,而且也影响着与“强力集团”的创作目的相一致的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的《五十首俄罗斯民歌集》就是在1868—1869年写成的。
致力于民间创作的研究,不仅对他们的创作(题材、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主题材料和风格特点等)有了直接的启发,而且对以后整个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他们在自己的器乐和声乐作品中,力求利用民间歌曲和民间音乐语言,而自己创作的旋律也渗透着民间的素质。这是他们的音乐的民族民间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强力集团”的作品反映着过去和当时的俄罗斯人的感受、思考与期望,俄罗斯人的生活态度,典型的性格的诸方面,为了把这些内容体现到他们的作品中去,他们在音乐创作的题材范围、体裁形式、表现特点等方面就有了鲜明的特点。
“强力集团”致力于创作民间题材、祖国历史、面向现实的歌剧,标题形象鲜明的交响乐,各种器乐曲,通俗易解的器乐小品和声乐曲。
总的说来,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里探求着思想内容和音乐形式的结合,专业的艺术表现和音乐的平易朴素的结合,革新创造和忠实于民间创作的固有传统的结合。

作品创作

“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留下了丰富多样的作品。他们的才能虽有不同,表现了各自的个性,但都写了不少歌剧。他们认为歌剧是最有深度广度而又最直接“和人们交谈的一种手段”,必须通过这种手段把自己一切有力的思想献给人民。 他们各人创作的大致情况如下:
巴拉基列夫(1837—1910)写了许多歌曲,大型的管弦乐曲和钢琴作品等。
居伊(1835—191。8)写了一些器乐小品和许多独幕歌剧、歌曲等。
鲍罗丁(1833—1887)写了一部歌剧,两部交响曲,许多歌曲和弦乐重奏等。
穆索尔斯基(1839—1881)写了四部歌剧,许多标题性器乐作品和歌曲等。
里姆斯基--柯萨柯夫(1844—1908)写了十五部歌剧,许多大型的器乐作品和许多歌曲等。
他们的作品各具自己的笔触,却又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乃是一致的思想信念和美学倾向所形成的。

作品形象

“强力集团”的标题器乐作品注意具体生动的形象。

六十年代

“强力集团”在彼得堡创办了一所免费的音乐学校。这所学校在广大市民阶层中普及音乐知识,举办各种公开音乐会,传播了民族音乐文化。

六十年代末期

在紧张工作的六十年代末期,他们更热烈地讨论了许多有关音乐演奏的问题,因为音乐必须通过演奏才能深入人心。他们要求演奏富于表情、纯朴、深刻和摒弃外表的效果。

七十年代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强力集团的创作活动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是他们为俄罗斯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是他们歌剧创作的成就。
在里姆斯基一柯萨柯夫、穆索尔斯基、鲍罗丁的歌剧中都鲜明地表现出“强力集团”的进步观点:对真理和生命的渴望和与民间创作的联系。他们揭示出民间的生活习俗、人民的历史等题材。普希金的戏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成了穆索尔斯基的同名歌剧的基础,古老的俄罗斯史诗《伊戈尔王远征记》在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中再现了,梅伊的历史剧成了里姆斯基一柯萨柯夫的歌剧《普斯考夫姑娘》和《沙皇的未婚妻》的良好材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雪女郎》、果戈里的《五月之夜》和《圣诞节的前夜》都成了里姆斯基一柯萨柯夫的题材,后来他又以普希金的神话《萨旦王的故事》、《金鸡》为基础,创作了神话歌剧。
“强力集团”的这些歌剧,通过过去反映当时,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强力集团”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俄罗斯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