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蕊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具纤维根。叶极狭的条形或近扁丝状,长15-20厘米,宽约1-1.5毫米。花葶稍比叶长,顶端为伞形花序;伞形花序有4-10朵花,基部有多枚卵形、膜质的小苞片;花梗长5-15毫米,外弯,下部有关节;花被片近矩圆形,长约7毫米;内三片比外三片稍狭,且下部边缘有时有流苏状齿;外轮雄蕊的花药长约1.2毫米,内轮雄蕊的花药长约2.2毫米。蒴果椭圆形,长约4毫米,宽3毫米,每室具2颗种子。种子形如小玉米粒,宽约1毫米,顶端有褐色、伞状的附属物。花果期6-7月。

产地生境

产广东(南部)和福建(厦门)。也分布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澳大利亚。
异蕊草 异蕊草

本种提示

本种体态很象葱属植物,但伞形花序不具大的总苞片,花梗下部有关节,叶下部不互相套迭成茎状,没有葱蒜味等特征可以区别。

异蕊草科

部分属

棘籽属
龙舌百合属
Chamaescilla
Eustrephus
Laxmannia
Murchisonia
Sowerbaea
Trichopetalum

来历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百合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这些植物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天门冬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天门冬科合并。

分布

异蕊草科共有15属约180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美洲和太平洋岛屿等区域。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