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色瓢虫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中文名:异色瓢虫
拉丁学名:
纲:
目:
科:瓢虫科瓢虫亚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棉蚜豆蚜高粱蚜菜缢管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豇豆、高梁、白菜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5.40—8毫米;宽3.80一5.20毫米。体卵圆形,突肩形拱起,但外缘向外平展的部分较窄。体色和斑纹变异很大。头部橙黄色、橙红色或黑色。前胸背板浅色,有1个“M”形黑斑,向浅色型变异时该斑缩小,仅留下4或2个黑点;向深色型变异时该斑扩展相连以至前胸背板中部全为黑色,仅两侧浅色。小盾片橙黄色或黑色。鞘翅上各有9个黑斑,向浅色型变异的个体鞘翅上的黑斑部分消失或全消失,以致鞘翅全部为
橙黄色;向深色型变异时,斑点相互连成网形斑,或鞘翅基色黑而有1、2、4、6个浅色斑纹甚至全黑色。腹面色泽亦有变异,浅色型的中部黑色,外绿黄色;深色型的中部黑色,其余部分棕黄色。鞘翅末端7/8处有1个明显的横脊痕是该种的重要特征。第五腹板外突;第六腹板后缘弧形突出。雄虫:第五腹板后缘弧形内凹;第六腹板后缘半圆形内凹。卵:梭形。长2.10毫米;宽0.50毫米。初产橙黄色或黄色。卵粒排列整齐成块。幼虫:有4个龄期,各龄期主要特征:一龄:体长2毫米。全体黑色。二龄;体长4毫米,灰黑色。前胸背板侧缘和后缘着生1列刺。中、后胸背面左右有2矮刺,二分叉,背侧左右各有1个矮刺,五分叉,侧下左右各有1矮刺,不分叉。腹部各体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矮刺,背中矮刺三分叉,侧矮刺二分叉,侧下矮刺不分叉。唯有腹部第一体节侧矮刺黄包,其余灰黑色。三龄:体长7毫米。全体灰黑色。胸、腹部着生的刺和矮刺与三龄幼虫同。腹部第1一4节侧矮刺疣黄色。黄色部分从前向后,依次由大到小。四龄:体长11毫米。胸、腹部着生的矮刺和刺的情况与三龄同。腹部第1一5节背侧矮刺桔黄色,第一、四、五节背中央的矮刺桔黄色。3对步足的胫节桔黄色。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桔黄色。前胸背部后缘中央有2个黑斑。中胸后侧角有1个黑斑,端部黑色。后胸背中央有2个黑斑。腹部背面第2—5节中央有2个黑斑,第三、四节黑斑大。腹部第2—5节黑斑外侧有桔黄色斑。腹末有四龄幼虫蜕皮。蜕皮的矮刺仍为桔黄色。
异色瓢虫

生物特性

(1)历期:根据雷朝亮等试验(1989),异色瓢虫全世代的发育时间在各温度处理中均为预蛹<卵期<蛹期<幼虫期(表44);幼虫各龄期的发育时间在各温度处理中均为三龄<二龄<一龄<四龄。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幼虫期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抛物线型关系,,其发育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31.25℃;蛹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也呈抛物线关系,,发育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32.10℃。(2)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异色瓢虫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见表45。(3)存活率:异色瓢虫各虫态的存活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以21℃下对各虫期的生存均为有利,其存活率均在85%以上。其卵期、预蛹期、蛹期和成虫期在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存活率分别是:21℃为92%、89%和86.50%;25℃为95%、75.75%、72.50%和70.50%;29℃为100%、72.50%、47.25%和32%;33℃为86%、47.75%、29.50%和17.25%;37℃为68%、12.50%、9.50%和2.50%。一、二、三、四龄幼虫在各种不同的恒温条件下的存活率分别是:21℃为97.50%、95%、91%和89.50%;25℃为83%、83.50%、82.50%和82.25%;29℃时为100%、80%、67.50%和67.50%;33℃为100%、72.50%、63%和59.50%;37℃为90%、88.25%、59.50%和30%。(4)年生活史:异色瓢虫在我国几个棉区均是以成虫呈休眠状态越冬。越冬开始时间,湖北省是11月中旬,飞向山区岩洞或石缝内越冬。越冬具有明显群集习性,一窝内少则数十头,多则数万头。越冬成虫于翌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陆续飞出越冬场所,这时气温大致在8一11℃,出洞时间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为最多。出洞的成虫于4月中、下旬首先在蚜虫较多的木槿、桃、梨、苕籽、蚕豆等农田和果园内活动。5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5月下旬迁入棉田,9一10月迁出棉田到果园和蔬菜地等蚜虫多的植物上活动。当气温降至8一11℃时开始越冬。在湖北省武汉市,异色瓢虫在室内一年可发生8代;第一代在4月;第二代5月;第三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四代6月下旬到7月中旬;第五代7月午旬至8月中旬;第六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七代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第八代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在辽宁省,异色瓢虫于10月下旬开始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全年可完成3代。各代出现的时间见表46(李亚杰等,1979)。(5)繁殖与寿命:异色瓢虫雌虫产卵的最适温度是在29℃,在此温度下,雌虫产卵率和单雌产卵量最高,雌虫可100%产卵,单雌平均产卵量达102粒,最高达225粒以上;33℃时有87.50%雌虫产卵,平均产卵量为91.29粒;25℃时100%产卵,平均产卵量90.28粒;37℃时57.14%产卵,平均产卵量30.43粒;在21℃时只产少量卵,而且产卵期很长。湖北农科院植保所报道(1980),异色瓢虫成虫羽化后5天左右开始交配,交配后5天左右开始产卵。一生需多次交配才能提高孵化率。如雌虫只交配一次,第一、二天产的卵孵化率为83.30一100%,第三天降到38.90一60%,第四天以后不孵化,雌虫一生可产10一20个卵块,单雌产卵量在300—500粒。成虫寿命的长短,视温度而异,寿命与温度呈负相关。一般在35一40天,超过32℃以上高温,寿命就缩短,越冬代成虫的寿命可达250天以上。(6)捕食:根据我们在室内测定(1976),异色瓢虫的成虫和幼虫除捕食棉蚜外,还可捕食棉铃虫的卵和低龄幼虫。其日最大平均捕食量,成虫捕食棉铃虫卵70粒左右,幼虫未见捕食棉铃虫卵;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成虫为70头,四龄幼虫为69头。异色瓢虫各个发育阶段对棉蚜的最大捕食量是:一龄幼虫期48头;二龄幼虫期75头;三龄幼虫期152头;四龄幼虫期530头;全幼虫期800头;成虫期4,525头;全生育期为5,325头。

地理分布

黑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陕西、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天津、辽宁、广东、广西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