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乙基苯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对二乙基苯
中文别名:对二乙苯;1,4-二乙基苯
英文名称:1,4-Di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Benzene, 1,4-diethyl-; Benzene, p-diethyl-; HSDB 4083; p-Diethylbenzene; p-Ethylethylbenzene; butan-2-ylbenzene
CAS:105-05-5
EINECS:203-265-2
分子式:C10H14
分子量:134.2182

物质理化性质

分子式:C10H14
结构式:
分子量:134.22
主要用途:用作吸附分离对二甲苯的解吸剂。
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液体
熔点:-42.8℃
沸点:183.7℃
相对密度(水=1):0.86
饱和蒸汽压:1.33KPa/62.8℃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四氯化碳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及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56℃
自然温度:430℃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可引起燃烧。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
储 运:属高闪点易燃液体,贮于阴凉、通风仓间,忌火种,热源,与氧化剂分开堆放,产品在贮存时,用高纯氮进行氮封,防止与空气接触。
对二乙基苯质量指标:企业标准Q/321181GSH001-2002 指标名称 指 标
外 观
无色透明液体
对二乙基苯含量,% ≥
99.00
C9芳烃及轻组分,% ≤
0.20
其它C10烷基苯,%
平衡
C11芳烃及重组分,% ≤
0.40
溴指数,mgBr/100g ≤
5.00
羰基数,mg/L ≤
1.00
总 硫,mg/kg ≤
1.0
总 氮,mg/kg ≤
1.0
总 氯,mg/kg ≤
1.0
密 度,g/cm3
0.8655±0.005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动物实验观察到急性中毒有麻醉作用和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 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 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