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昕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肿瘤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自1994年以来,先后在Rockefeller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做博士后以及在Baylor Medical College 和 Harvard Medical School任讲师。在Science,Neuron,PNAS, MCB, JBC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被广泛引用。2005年9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叶昕—1993年在常州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后查出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于1998年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愈,现就读于苏州大学医学系—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内容

目前主要致力于研究细胞周期中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细胞内有一个严格的信号传递系统调控机制,使细胞周期能有条不紊地依次进行。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感染宿主细胞后将干扰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系统而引起细胞坏死、细胞自溶和细胞凋亡等反映,最终导致机体的各种病变。通过对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清楚了解重要宿主因子与病毒结构蛋白相互结合及作用机理,了解其在感染和致病中的作用,为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方案及相应疫苗的开发提供指导。 承担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禽流感病毒感染机理及新型治疗米抗体的研究”。

主要成就

2005年获常州市十大杰出少年。
2006年获常州市十大杰出少年。
2007年获常州市十大杰出少年。
2008年获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个人履历

1980-1984 厦门大学生物系 生物化学学士
  1984-1987 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细胞生物学硕士
  1987-1990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医学博士
  1990-1992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1992-1993 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中心 副教授
  1994-1995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博士后
  1995-199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后
  1998-2000 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芝加哥分校 博士后
  2000-2003 美国贝勒医学院 讲师
  2003-2005 美国哈佛医学院 讲师
  2005-至今 中科院微生物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文

1. Deng M, Li F, Ballif BA, Li S, Chen X, Guo L, and Ye X (2009)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novel cyclin E/CDK2 substrate Ankrd17 J. Biol. Chem. 284:7875-7888.
2. Chen Y, Guo H, Du Z,Liu X-Z, Che Y and Ye X (2009) Ecology-based Screen Identifies New Metabolites from a Cordyceps-Colonizng Fungus as Cancer CellProliferation Inhibitors and Apoptosis Inducers. Cell Prolif. (Accepted).
3. Ye X, Nalepa G, Welcker M, Kessler B, Spooner E, Qin, J, Elledge S, Clurman B, and Harper JW (2004) Recognition of phosphodegron motifs in human cyclin E by the SCFFbw7 ubiquitin ligase. J. Biol. Chem. 279: 50110-50119.
4. Ye X, Wei Y, Nalepa G, and Harper JW (2003) The cyclin E/Cdk2 substrate p220NPAT is required for S-phase entry, histone gene expression, and Cajal body maintenance in human somatic cells. Mol. Cell. Biol. 23: 8586-8600.
5. Koepp DM, Schaefer LK*, Ye X*, Keyomarsi K, Chu C, Harper JW and Elledge SJ. (2001) 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ubiquitination of cyclin E by the SCFFbw7 ubiquitin ligase. Science 294: 173-177. (*, co-second authorship).
6. Gartel A, Ye X, Goufman E, Shianov P, Hay N, Najmabadi F, and Tyner. AL (2001) Myc represses the p21(WAF1/CIP1) promoter and interacts with Sp1/Sp3.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8:4510-4515.
7. Ye X, Zhu C, and Harper JW (2001) A premature termination mutation in the M. musculus cyclin-dependent kinase 3 (CDK3) gen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8: 1682-1686.
8. Dou C*, Ye X*, Stewart C, Lai, E and Li S (1997) TWH reg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subsets of spinal cord neurons. Neuron 18: 539-551 (*co-first author).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