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希征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介绍

单希征,北京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教授,中美眩晕病研究所所长,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眩晕中心特需专家。擅长眩晕、鼾症的治疗。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师从于全国著名的耳鼻喉专家海军总医院副院长汪磊,并曾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和波鸿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深造。享受全军优秀科技人才特殊津贴。曾任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科研成果

1.首先开展眼震图的扫视正弦跟踪试验并在国际上首次进行曲线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被称为“单氏分型法”;
2.首次提出和命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丛棘波”;
3.发明了便携式微机眼震电图仪,在国内最早进行了视频眼震图的临床研究工作;
4.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耳石复位仪,命名为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
5.开展的腭咽成形加咽腔扩展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
6.完成并出版国内第一部眩晕诊断学的专著《临床眼震图学》,填补了国内空白。

临床贡献

工作忙,一直是单希征的特征。他除了日常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工作外,其它时间都用在了另一事业上,即眩晕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7年11月,在单希征的主导下,中美眩晕病研究所成立了,并建立了全国最先进的眩晕病实验室。“我从事眩晕病研究这么多年,就是希望把我国眩晕病的研究提高到最先进的水平,为患者造福。”他如是说。
传统的治疗眩晕的方法是手法复位,然而手法复位与医生的经验有关,复位速度不易统一,复位角度不准确等都使手法复位不易普及。
于是,研制一台新式仪器的构想开始在单希征的脑海中浮现,这台仪器可以精确地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角度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2010年初,新一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耳石复位仪研制成功,命名为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临床试用效果非常好。而与单希征同时研制成功的美国同类仪器,则投入了相当于其8倍的资金。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美国、法国3个国家刚刚研制出这种仪器。
单希征自豪地说:“虽然它的研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但我却有着极大的成就感,因为它可推动我国眩晕病治疗的发展。这套系统是建立在我20多年艰辛的科研基础上的,包含着整个科研团队的心血。”

所获荣誉

曾以第一作者获得全国首届耳鼻咽喉科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第七届发明银牌奖、8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发表论文40余篇,三次科研立功。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