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梆子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述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与中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州梆子并
称山西四大梆子。是在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最早形成的剧种之一。郭沫若同志曾用"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的诗句,来赞誉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大约形成于十六世纪中叶,至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十九世纪初叶已趋于成熟。形成于陕西同州和山西蒲州一带的以“奚琴”和梆子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山陕梆子”,开始向四周扩散传播,衍变为支系庞杂、势力强大的北方梆子系统,山陕梆子的北路蜕化出一个北路梆子新剧种。三百多年来,北路梆子以其慷慨激越的边塞风格,流行于晋北、内蒙古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等地。深受城乡劳动人民的喜爱。

起源

演出图 演出图
北路梆子的发源地正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大同一带。据大同城西观音堂戏台题壁记载:“双庆戏班于嘉庆十三年六月十九日演出《十五贯》一剧。”由此可见,北路梆子在清朝嘉庆十三年以前,已由蒲剧艺人来此教习传艺,结合雁北的秧歌小调参合而成了。

分类

北路梆子有大北路和小北路之别。“大北路”是指雁门关以北直至内蒙包头一带,以水上漂、舍命红等人为代表的声腔演唱,其特点是行腔稳健、深沉;“小北路”是指雁门关以南,以贾桂林、高玉贵为代表的声腔演唱,其特点是行腔华丽、委婉。两大流派虽然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特点,由于音乐高亢激昂,男女同调,因此,男演员演唱起来比较吃力,必须用“背拱音”。传统的乐器有“梆胡”、“二弦”、“三 弦”、“四弦”,通称“四大件”。此外,还有“笙”、“管”、“笛”、“唢呐”等。武场乐器和晋剧基本相同。

艺术特色

演出图 演出图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是蒲剧北上演出留下的剧种,逐渐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融化而形成的新的剧种。北路梆子老艺人代代相传,有几句顺口溜:"生在蒲州,长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指张家口至包头一线),老死在宁武朔州。"宁武县、朔县一带是山区,许多老艺人上了年纪之后,到这一带搭班混饭,直至老死,可见这一带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过去的北路梆子演员中,不少演员是蒲州人,道白也说"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请蒲州老师教戏。虽然北路梆子和蒲州梆子关系密切,渊源很深,但其剧目内容,表演手法,以及音乐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北路梆子艺术基础雄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与此相适应,在表导演艺术上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该剧种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其中胡子生、大花脸、青衣合称"三大门"极重唱工;小生、小旦、小丑合称"三小门",侧重表学业。

传统剧目

其传统剧目主要有《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王宝钏》、《打金枝》、《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算粮》、 《蝴蝶杯》、《斩十王》、《访白袍》、《回龙阁》 等两百多个。

音乐唱腔

演出图 演出图
北路梆子音乐包括唱腔,曲牌、锣鼓经三部分。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别。传统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由梆胡、二弦、三弦、四弦、笙、笛、唢呐等组成,武场乐器由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战鼓、堂鼓、碰铃、小音锣等组成。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响,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畅、稳健粗犷的特点,同时又结合当地的民歌小调,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体的唱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质朴淳厚、豪爽大方的性格。

历史沿革

演出图 演出图
其形成,早有“生在蒲州,长在忻州”之说。就其早期唱念用“蒲白”,设科班教戏请蒲州人,以及蒲州艺人来北路搭班唱戏、落户等史实,可以确认它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而成。形成时间当在清代初期,其活动地区除本省忻州、雁北地区外,还流布于内蒙古、陕西省北部及河北省张家口、蔚县等地。
清乾隆二年(1737)七月,有“大成班”在代州鹿蹄涧演出梆子大戏《龙凤剑》和《朱仙阵》的舞台题笔。在蔚州,“梨园子弟歌珠少,雪面参军斜袖穿”,但官府老爷并不欣赏,因为它“不是帝京弦”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蔚县志》载靳云藩《蔚州观剧》,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市),有山西大同的“大云班喜唱梆子戏”的记载。可见此时梆子戏已经在晋北、内蒙一带广为流传。山陕梆子北路化以后,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北路梆子。 清乾隆至咸丰间,北路梆子日趋成熟,有了固定班社、剧目、名伶和演出规例。
清同治至抗日战争前,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班社众多,大约达百余个。行艺数十年的班社有“三顾园”、“五梨园”、“成福班”、“同庆班”等30余家,更有因远去京师演出而颇负盛名的“大昌盛班”。相传抗日战争前,仅崞县(今山西原平县)班社就达30个之多;五台县虽属偏僻山区,也有7个班社。北路梆子班社之多,艺人之众,以这一时期为最。
当时有影响的名家多若繁星,仅进京献艺的名伶就有:“老十三旦”侯俊山、“金兰红”赵玉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三鱼旦”韩德福,以及已佚姓名的“天明亮”、”捞鱼鹳”、“盖北京”等多人。本地名角更是数不胜数,有:“五月鲜”刘明山、“十二红”刘宝山、“六月鲜”刘玉山、“小十三旦”郭占鳌、“十六红”焦生玉、“十三红”马金虎、“两股风”郭宇清、“灵芝草”高有富。这一时期,在演唱艺术上还形成了三大流派:以大同为中心的“云州道”(亦称“大北路”),以代县为中心的“代州道”(亦称“小北路”)和以河北蔚县为中心的“蔚州道”。它们既有共同的程式规范而又各具特色,所有名角也都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和行当需要创造了自己的风格,竞相标新立异,促使北路梆子演唱愈加丰富多彩。 抗日战争期间,这个剧种受到日伪军摧残,许多艺人被迫转业,有的被残杀,如名艺人“小十三旦”全家在崞县遭敌杀害,贾桂林(艺名“小电灯”)隐名埋姓做了家庭主妇,高玉贵(艺名“九岁红”)赶了大车,也有的艺人改唱中路梆子。
七七事变”到新中国成立12年间,北路梆子幸赖晋绥根据地的绥蒙军区人民剧社、二中剧社、长城剧社等延续,才未失传。人民剧社的“二梅兰”(雷艳云)、“七岁红”(马素琴)、“海棠花”(王秀英)等名演员,辗转绥蒙、晋绥地区演出,为保留北路梆子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内却没有专业剧团。
1954年举行全省第一次戏曲观摩会演前,党和人民政府派员敦请脱离舞台生活18年的名艺人贾桂林和高玉贵、董福、安秉琪等又临时组班参加演出,引起轰动。省委决定恢复这一剧种,1955年2月16日成立忻县专区北路梆子剧团,这个中断了10余年的剧种从此复活。该团经过一年的努力,发掘、整理了传统剧170个,也移植排演了一些优秀外来剧目,巡回演出在晋北各县与太原、榆次等地。
1956年赴京汇报演出,获得首都戏剧界与观众好评。1959年春随山西人民赴福建前线慰问团演出,路经杭州、上海等地公演,均获观众赞扬。不久,山西大同市、内蒙古包头市、丰镇县、山西宁武县、五台县及雁北地区陆续建立北路梆子剧团,并在忻州、雁北创办两所戏曲学校培养后继人才。经几次发掘,抄录传统剧目400余个,故删除。搜集整理《北路梆子音乐》两套,以办戏校和随院团培育两种形式培养演员、演奏员300多人,使北路梆子焕发青春,重展雄风。

名家

清乾隆至咸丰间的北路梆子演艺名家
北路梆子古代名家--------“十三旦”侯俊山
北路梆子古代名家--------“十三红”孙培亭
北路梆子古代名家--------“云遮月”刘德荣
北路梆子古代名家--------“盖七省”董瑞喜
解放初期的北路梆子演艺名家
北路梆子艺术家人称“小电灯”--------贾桂林
北路梆子艺术家--------高玉贵
北路梆子艺术家--------董福
北路梆子艺术家--------安秉琪
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北路梆子演艺名家
北路梆子代表人物--------唱功著称、影响较大的须生演员李万林
北路梆子代表人物--------以表演见长的孙一青
北路梆子代表人物--------唱做兼优的翟效安
当代北路梆子演艺名家
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全才须生”杨仲义(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著名演员成凤英(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著名演员贾粉桃(获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北路梆子后起之秀------------"北路梆子一枝梅"詹丽华(获杏花奖

影响

在戏曲发展史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中,北路梆子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但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北路梆子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同时代拉开了距离,那种万人争睹的景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传承乏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北路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正盼望着有关方面能对其加以抢救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北路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