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苋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有纵条纹,绿
刺苋

刺苋

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5厘米,顶端圆钝,具微凸头,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长1-8厘米,无毛,在其旁有2刺,刺长5-10毫米。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3-25厘米,下部顶生花穗常全部为雄花;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顶生花穗的基部者变成尖锐直刺,长5-15毫米,在顶生花穗的上部者狭披针形,长1.5毫米,顶端急尖,具凸尖,中脉绿色;小苞片狭披针形,长约1.5毫米;花被片绿色,顶端急尖,具凸尖,边缘透明,中脉绿色或带紫色,在雄花者矩圆形,长2-2.5毫米,在雌花者矩圆状匙形,长1.5毫米;雄蕊花丝略和花被片等长或较短;柱头3,有时2。胞果矩圆形,长约1-1.2毫米,在中部以下不规则横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黑色或带棕黑色。花果期7-11月。

植物形态

生长习性

喜生长在干燥荒地,生境在草丛、河边荒地、荒地、开阔地、山坡等。

地理分布

国内:产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国外:日本、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美洲等地皆有分布。

栽培技术

选择品种

夏露地栽培宜选用耐热、耐旱、抗病虫能力较强、高产优质的大叶红苋菜、圆叶苋菜及尖叶红苋菜等。①大叶红苋菜。全株有14片叶,叶片较大,长卵形,叶缘近全缘,深紫红色,叶片周缘为绿色;茎浅绿色,叶肉厚、质嫩,宜熟食,别具风味。播后40天左右即可收获。一般亩产2500公斤左右。②圆叶苋菜。全株有15片叶,叶片正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叶柄及茎为绿色或深紫红色;茎、叶上均有白色短茸毛。嫩株茎、叶柔软,宜熟食。在温暖、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迅速,播后20余天即可收获。一般亩产2000公斤。③尖叶红苋菜。全株12片叶,叶片较狭长,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叶、茎上布满白色短茸毛。嫩株肉质略粗,含纤维多,宜熟食。一般亩产量1500公斤。

做畦播种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黏壤土,而且喜欢偏碱性的土壤。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深翻耙平后,做成宽1.5米的平畦。一般采用直播,很少育苗移栽,以采收幼苗供食用。于5~6月下旬分期播种。播种方式撒播,每亩用种1公斤。播后覆土厚0.5厘米,压实后浇蒙头水。

田间管护

苋菜属野生蔬菜,管理容易,经常保持田间湿润即可。夏播苋菜只需3~6天出苗,出苗后应及时除草,并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在盛夏高温期,还需覆盖遮阳网进行降温保湿,做到昼盖夜揭,创造有利于苋菜生长的适温环境,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从播种到长有2片真叶时,选晴天进行第一次追肥,约过12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当第一次间拔采收后进行第三次追肥,每次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后每间拔采收一次追肥一次。基肥充足的,生长期间可不追肥。

病虫防治

苋菜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害虫是蚜虫。防治白锈病,发病初期选喷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防除蚜虫,可用40%乐果1200~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适时采收

播后45~50天、苗高12~15厘米、有5~6片叶时进行第一次采收,即间拔一些过密植株。过20天,株高20~25厘米时,可在基部留5厘米进行第二次采收。之后侧枝萌发长成约15厘米时进行第三次采收。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性味】 甘、淡,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咸。”
②《福建中草药》:“甘,凉。”入肺,肝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疖肿脓疡。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采收储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状鉴别】主根长圆锥形,有的具分枝,稍木质。茎圆柱形,多分枝,棕红色或棕绿色。
【化学成分】全草含正烷烃和异烷烃,酯,游离醇,脂肪醇,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胆甾醇,游离酸,C18族含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还含以芸香甙为主的黄酮。茎和叶中分得三十一烷和α-菠菜甾醇,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根分离得到新的脂肪酸酯和新的皂甙分别为α-菠菜甾醇二十八酸酯,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3)-齐墩果酸,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菠菜甾醇和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菠菜甾醇。

膳食价值

营养价值
每百克嫩茎叶含蛋白质5.5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8克,610毫克,93毫克,胡萝卜素7.15毫克,维生素B20.32毫克,维生素C153毫克。
相关食谱
刺苋烧猪肉
一、原料:
1.主料,刺苋嫩茎叶400克,猪肉300克。
刺苋

刺苋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葱花、姜丝。
二、制作方法:
1.将刺苋去杂洗净切段。将猪肉洗净切块。
2.锅烧热,放入猪肉煸炒,炒至水干,烹入料酒,加入葱、姜煸炒,加入精盐和少量水炒至肉熟而入味,投入刺苋烧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按此菜由刺苋与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猪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并适用于阴虚干咳、口渴、咽喉肿痛、浮肿、便血、痔疮、带下等病症。妇女经期及孕妇忌用。
炒刺苋菜
一、原料:
1.主料:刺苋嫩茎叶500克。
2.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猪油。
二、制法:
1.将刺苋去杂洗净切段。
2.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入刺苋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刺苋可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具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痢疾、便血、浮肿、白带、咽喉痛等病症。

详细信息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纲中文名:
双子叶植物纲
目中文名:
中央种子目
科编号:
24
科中文名:
苋科
科拉丁名:
Amaranthaceae
属中文名:
苋属
属拉丁名:
Amaranthus
种中文名:
刺苋
种拉丁名:
Amaranthus spinosus L.
其它属名:
竻苋菜(岭南采药录) 勒苋菜(广东)
种下等级:

  
生境:
旷地或园圃的杂草
海拨低限:
350
海拨高限:
15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日本;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美洲
国内分布:
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所在卷册:
25(2)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