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为学,不进则退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于天下。 (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

⑴选自《与友人书》,作者顾炎武。
⑵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
⑶方;地方。
⑷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⑸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
⑹资:费用。
⑺犹当:还应当。
⑻审问:详细考究。
⑼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稽:合。
⑽庶(shù)几(jī):差不多。
⑾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
⑿虽有子羔、原宪之贤: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虽,即使。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