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朱炳祥

网络释义

  Bing-Xiang Zhu

朱炳祥 ( Bing-Xiang Zhu ) ,1-9 2 “大禹治水”文化内涵的人类学解析

基于16个网页-相关网页

有道翻译

朱炳祥

Zhu Bingxiang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人工翻译

百科

朱炳祥

朱炳祥,男,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人类学学科硕士点创建人,中国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民族研究》编委。曾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2007年5月-2013年5月),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2007-2014),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第七届)。主要从事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早年提出“文化发生学”的概念并出版了四部系列专著,受到哲学家张岱年、民族学家刘尧汉、诗经研究专家夏传才等著名学者的褒扬和鼓励,被认为具有“开创性”、“首创精神”。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将学术实践转向人类学研究,自1995年起,在彝族、白族、土家族进行过长期田野工作,其中在大理周城白族村进行过为期共700多天(包括2000年全年的完整周期)的田野工作,其间从田野材料出发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被认为“以中国民族学案例修订了国际人类学研究的理论框架”。自2011年以来,在对国际人类学的“科学民族志”与“后现代民族志”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正探索创构一种新的民族志形态“主体民族志”,已在《民族研究》上发表了论述主体民族志的系列论文4篇并正在进行多卷本的这一新的民族志系列的写作实践,受到人类学界关注与重视。

详细内容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