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希腊王国(Indo-Greek Kingdom)有时又称希腊-印度王国。于公元前180年到公元10年间,建立在古印度西北部和北部的诸多希腊化国家,起源于希腊-巴克特里亚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在公元前1世纪后期入侵印度西北部,之后巴克特里亚王国在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部分与王国在中亚内陆的本土发生分裂,建立许多松散的且不同王朝的小国,并统称希腊—印度王国。疆域横跨当代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各一部分,而像是旁遮普的呾叉始罗(Taxila)、当代的锡亚尔科特(Sagala)和查萨达(Pushkalavati)皆为当时的重要都市,印度—希腊王国历任三十多位希腊化君主,并经常相互交战。 经两个世纪的统治,印度—希腊王国在语言、符号、宗教艺术和建筑上把古印度、古希腊两个丰富文化融合一起,之后再扩散影响亚洲的其他地区,时至当代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印度—希腊式文化,尤其在佛教艺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