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鳐
百科内容来自于:
锯鳐(jùyáo),锯鳐科(Pristidae)锯鳐属(Pristis)几种像鲨的魟类的统称。 分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浅水区,底栖,常出入于港湾、河口,有时可上溯江河相当远的距离。已知有些生活和产卵于尼加拉瓜湖中。头、体长而平扁,吻延长,很像锯鲨那样呈剑形,两侧缘具强齿。最大的体长可达7公尺(23呎)。虽然一般不被当作危险鱼类,但占体全长1/3的吻锯却也令人生畏。吻锯用于摄食活动,或用之发掘底层生物,或用以在鱼群中挥舞,残杀或击伤群鱼。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
锯鳐目。本目仅有
锯鳐科锯鳐属约6种
锯鳐
。吻平扁狭长,剑状突出,边缘具坚硬吻齿。无鼻口沟。
鳃孔5个,腹位,位于
胸鳍基底内侧。
背鳍2个,无硬棘;
胸鳍前缘伸达头侧后部;尾粗大,尾鳍发达;奇鳍与偶鳍的辐状软骨后端具很多角质鳍条。非常像
锯鲨目的锯鲨,但不同的地方是锯鳐身体扁平,鳃腹位(在身体的下方),锯吻上没有肉质
触须。
锯鳐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各近岸海区和各大河口,有些进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于淡水中并进行繁殖。锯鳐通常在海水和淡水中交替生活,而澳大利亚的淡水锯鳐则完全栖息在河口或河流上游,距离海洋有100公里之远。
中国产2种,其中
尖齿锯鳐,第一
背鳍起点对着腹
锯鳐属(Pristis)的一种
鳍基底后端上方;尾鳍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吻齿21~35对。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也见于红海、
印度洋、
印度尼西亚。行动滞缓,常潜伏泥沙上,用吻锯掘土觅食,偶尔也上升至水面,露出
背鳍。主要摄泥沙中的
甲壳类或其他
无脊椎动物,也用吻锯袭击成群的鱼类而食其受伤的个体。
卵胎生,胎儿具大卵黄囊,吻锯柔软,吻齿包于皮膜中。每产约
10余仔。仔鱼刚生时,体长约60厘米。成鱼最大体长可达9米,吻锯长
2米,宽
30厘米。
尖齿锯鳐为东海和南海次要经济鱼类、在中国产量不大。锯鳐有的品种相当大,身长可达
5米。
锯鳐的生长速度较慢,产下的幼体极易受其他食肉鱼类的攻击,加上人类的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因此数量正急速减少。以前曾广泛生活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东部的锯鳐如今已在
欧洲海域完全消失。
锯鳐科是鳐目的一科,鱼的吻部延长,成为一个扁平的板,两侧有齿状突起,非常像
锯鲨目的
锯鲨,但不同的地方是锯鳐身体扁平,鳃腹位(在身体的下方),锯吻上没有肉质触须。
锯鳐有的品种相当大,身长可达
5米,以海底甲壳类动物为生,平时将身体潜伏在
泥沙中,主要栖息在浅海,分布在世界各地暖水海洋中。
乍一看,锯鳐的
外形与
锯鲨几乎一样,头前的吻部
锯鳐
也呈剑状突出,吻的两侧也都有锯齿,俗称吻锯,其实两者的差别很大,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鳃孔所在的位置不同,锯鲨的
鳃孔位于身体的两侧,而锯鳐则位于身体的腹面,还有锯鳐吻锯上没有像锯鲨那样的须。
锯鳐也是很凶猛的鱼类,而且行动敏捷,游动迅速,特别是凭借它那又长又硬又锋利的吻锯,时常在鱼群中横冲直撞,并且少有对手,甚至连比锯鳐本身还大的鱼,反应稍一迟钝,也难逃锯鳐的重创,遍体鳞伤不说,或有可能葬身其腹。
锯鳐通常分布在
热带与
亚热带的近岸性海域,我国南海也偶有发现。最大的锯鳐体长达9米,其中吻锯长就有2米,宽0.3米。有趣的是锯鳐是
胎生的,在其娘肚子里,锯鳐的长嘴就已经带刺了,不过在其外面套着一层厚厚的皮膜,以免在不小心时刺伤它的母亲。
锯鳐,一种鲨鱼的亲缘动物,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主要是由于捕鱼网的纠缠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所造成的。
锯鳐行动滞缓,常潜伏泥沙上,用吻锯掘土觅食,偶尔也上升至水面,露出
背鳍。主要摄取泥沙中的甲壳类或其他
无脊椎动物,也用吻锯袭击成群的鱼类而食其受伤的个体。卵胎生,胎儿具大型卵黄囊,吻锯柔软,吻齿包于皮膜中。每产约10余仔。仔鱼刚生时,体长约
60厘米。成鱼最大体长可达9米,吻锯长2米,宽30厘米。
尖齿锯鳐为东海和南海次要经济鱼类、在中国产量不大。
锯鳐属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
锯鳐
锯鳐目。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全身具软骨质的骨骼系统,体被楯鳞,口位于头部腹面,
歪尾,肠内有
螺旋瓣。终生保留软骨,常钙化,但无任何真骨组织;有发达的鳃间隔,
鳃裂大多虞接开口于体表,无鳔,雄性有特殊的交接器——鳍脚,卵大,富于
卵黄,盘状分裂,
体内受精,
卵生或
卵胎生,歪尾。
外骨骼不发达或退化,
脑颅为原颅,上颌由
腭方软骨,下颌由梅氏软骨组成。
鳃孔每侧5~7个,分别开口于体外;或鳃孔1对,被以皮膜。雄鱼
腹鳍里侧有
交配器的
鳍脚。肠短,具
螺旋瓣。心脏
动脉圆锥有数列瓣膜。无大型耳石。
泄殖腔或有或无。分布于
低纬度海洋,个别栖息淡水。
软骨鱼纲分为两个亚纲:
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鳃裂5对,鳃间隔宽大,板状,如各种鲨、鳐。
全头亚纲(Holocephali):头大而侧扁,
鳃裂4对,上颌骨与
脑颅愈合,故称
全头类,如我国产的
黑线银鲛(Chimaeraphantasma)。
软骨鱼系Chondrichthyes本系是现存鱼类中最低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约有200多种,中国有140多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里。
约有625种的鲨、
鳐、
魟和
银鲛组成古老的但牢固的并高度发达的类群。虽然比
硬骨鱼少得多,类群也不那么多种多样。但它们高出发育的感觉器官,有力的颌和游泳
肌肉以及肉食习性等优点合在一起,使它们能够在水域社群内保证有一个安稳和持久的小生境。它们的明显特征是有软骨骨骼,这种骨骼应视为退化性的而不是原始性的。虽然在身体各处分散一些骨化现象,但这一纲的种类全无硬骨。除鲸之外,鲨是最大的现存脊椎动物。较大的鲨可达15米长。在动物实验室广泛用的
角鲨很少超过1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