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 :
日本64%,韩国61%,
挪威60%左右,
瑞典54%,巴西50-60%,
加拿大44%,
德国30%,
美国33%,法国29%,
印度23%,中国21.36% ,埃及0%。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
俄罗斯、
中非和东南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
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
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全世界的
森林覆盖率为32%,北美洲为34%,南美洲和
欧洲均为30%左右,
亚洲为15%,
太平洋地区为10%,非洲仅6%。
森林覆盖率
森林最多的洲是
拉丁美洲,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4%,森林覆盖率达到44%。 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南美的
圭亚那,达到97.5%;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是非洲的
埃及,仅十万分之一;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是
法国;森林面积增长最快的是中国。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亿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7亿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
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
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01万公顷,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却年均减少1250万公顷。
南美洲共拥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热带森林。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320万公顷。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巴西仅2000年就生产了1.03亿立方米的原木。
又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
俄罗斯2000年时拥有8.5亿
公顷森林,占全球总量的22%,占全世界温带林的43%.俄罗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森林面积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变化,2000年生产工业用原木1.05亿立方米。
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1990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3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5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
中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差率低,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
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及
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1.63%,其中以台湾省和
香港为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
福建(62.9%)、
江西(60.5%)、
浙江(60.5%)、
广东(57.9%)、海南(51.9%)、贵州、云南、黑龙江、湖南、吉林等9省,超过20%的有
辽宁、
广西、陕西、
湖北等5省、区,超过10%的有安徽、
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其余各省、市、
自治区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减少森林损毁、增加森林资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还将完善林业扶持政策,健全林业财政补贴制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林业金融税收扶持政策。加强林业科学研究,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多年来,我国投入巨额资金,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实现了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1.36%。
为实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的目标,中国将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加速培育森林资源。同时,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提升林业执法能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